第一章(第11/15页)
世界在CBD这儿打开了一扇门:绚烂夺目的摩天大楼,铿锵有力的时代节奏,光怪陆离的人生选择,还有永远猜不到谜底的赌局。谢晓丹似乎很享受地就融入其中,在滚滚红尘的翻涌中,虽然也时常被浪头浇得人仰马翻,但她总是能迅速调整状态,抹一把脸上的泥水就绽放笑容,用青春的底气跃跃欲试地要挑战所有可能。
田蓉就没有那么顺利。蜷缩在校园,即使你不做什么梦,也不会有人打扰你初夏午后的慵懒,催促你赶快醒来,赤裸裸地面对自己的平庸和命运的无力。这里便不同。从团结湖逼仄老旧的那扇铝合金窗户望出去,如水般温柔的月光都淹没在CBD五彩斑斓的霓虹中。前二十二年,不用多想,按部就班也有80分的人生,突然走到了一片无垠的旷野之中,在谢晓丹兴奋地大口呼吸着自由空气的时候,工作受挫、爱情也受挫的田蓉,只感受到了茫然和一无是处。
秋天的时候,田蓉找到了新工作,谢晓丹找到了新男朋友。丁之潭在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做IT,两个人是在谢晓丹报的华尔街英语班上认识的。比起迪吧、KTV这些场所,在英语培训班遇到,自然也干净,说明两个年轻人都积极向上有追求,而同样外企员工的身份,又似乎帮他们把了一道关,一道关于“三观”的关。这样“根红苗正”的关系,想不走正道都难。两个人对彼此方方面面都颇为满意,大鸣大放地开始了大都市小白领的爱情生活。
丁之潭长谢晓丹四岁,美资企业里做个小主管,只要不每天琢磨下馆子买名牌,在北京城维持一份有声有色的小日子还是绰绰有余。小丁是苏州人,向来体贴周到,周末来谢晓丹和田蓉租住的小房子里秀手艺,半个下午,大闸蟹,蚬子汤,银鱼炖蛋,笋干毛豆,油红清绿在白瓷盘子里熠熠生辉,混杂着江南意境的香味儿更是飘满了老屋。谢晓丹拿出宜家买的苍绿色的小瓷壶温一壶黄酒,脆着嗓子招呼田蓉吃饭,窗外北京的深秋正落着绵延不绝的雨,屋内满溢着人间烟火的温暖。
两杯黄酒下肚,谢晓丹跟小丁说起英语班一个同学的八卦:“我终于知道为什么Hanna的口语那么好了。”
“为什么?”丁之潭用手背顶一下快要滑落的眼镜,两只沾满油膏的手正熟练地帮晓丹剥螃蟹。
“她男朋友是个老外!”谢晓丹有点故弄玄虚地说。
“老外啊,那她还花钱上英语班啊,回家跟男朋友练多省钱。”
“也没准儿是上了英语班才交到的外国男朋友哦!”
“有道理啊,她男朋友是美国人?”小丁迎合着。
“嗯,是美国人,”谢晓丹顿顿,故意拉长腔调说,“是个美国黑——人。”
“啊哦——”丁之潭也配合着她的腔调,秀气的眉毛在黑色镜框后挑了挑,阴阳怪气地说,“那她那什么……蛮有挑战的。”
谢晓丹借着酒劲儿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里有几分放浪,她偷瞄一眼身旁始终低着头和一只螃蟹较劲的田蓉,收了收笑声嗔怪道:“你们男生太坏了!”
田蓉似乎完全没注意到那半个世界发生的一切,西北人大都不太会吃海鲜河鲜,此刻,她的汗水已经渗出额角,也早没了耐心,她在自己和螃蟹的世界里单打独斗,负隅顽抗,正好,把那半个活色生香的世界关在外边。
“我那天听到一个特逗的段子,说给你听哈!”丁之潭把蟹肉喂进晓丹嘴里,边给她倒酒边说,“有一天,一个农民赶着一群羊在草原上走。迎面碰到一个人对他说,我可以告诉你,你的羊群有几只羊。他用卫星定位技术和新的网络技术将信息发到总部的数据库,片刻之后,他信心十足地告诉农民一共有1460只羊。农民点头称是。然后,他要求农民送给他一只羊作为报酬,农民答应了。没想到这时农民突然说,如果我能说出你是哪家公司的,你能否把羊还给我?那个人点点头。只听到农民说,你一定是麦肯锡的。那人很惊讶地问农民,你是怎么知道的?农民说,有三个理由,足以让我知道你是麦肯锡的:第一,我没有请你,你就自己找上门来;第二,你告诉了我一个我自己早就知道的东西,还要向我收费;第三,一看就知道你一点都不懂我们这一行,因为你抱的根本不是羊,而是只牧羊犬。”
话音刚落,谢晓丹的笑声就喷射出来,笑得连眼泪都快下来了:“看来你们这些咨询公司的,口碑比律师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以后当着我的面,别老装大尾巴狼!”
“我可不是做咨询的!我是做系统运维的,只是偏巧在一家咨询公司而已。我们理工男,那都是有一说一的,绝不忽悠。”丁之潭忙着献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