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喜甲鱼的果真“王八” 副省长考察为提携(第11/14页)

说着做了一个手势。

翟副书记的原话是,这小子如果不老实,他来收拾他。

李明桥和骆晓戈刚结婚那阵,比较馋,每天晚上可着劲折腾。一次,两人欢好过后,骆晓戈脸上的红晕尚未褪去,她抚弄着丈夫半是娇嗔半是威胁地说,这个东西今后的所有权只属于她,若是胆敢对别个女人耍流氓,米西米西地……骆晓戈边说边用另一只手做了一个“割”的动作。李明桥当时回答说:“我个人没有意见,以后的所有权属于你,管理权也属于你,它如果犯了错误,第一责任人嘛,当然也是你。”骆晓戈就狠了劲掐他。

骆晓戈说得轻松,但李明桥明白,事情不会那么简单。女儿李可欣刚七岁,还在上小学一年级,每天都要人接送,骆晓戈特疼女儿,才舍不得扔下女儿,一个人跑来蓟原呢。何况翟副书记闲得没事干,去管一个护士长的休假,还特批?无非是因为上次的事情,怕李明桥犯倔,一时想不开,特意让骆晓戈来陪陪自己,开导开导,多少带点安抚的意思。

李明桥明白翟副书记的苦心,更明白骆晓戈巴巴地跑来,也是心疼自己的丈夫。但骆晓戈来了,李明桥却没有时间陪她——李明桥还没有翟副书记和骆晓戈想象的那么脆弱。书记杜万清不在,县委那边和政府这边的工作,千头万绪,忙得李明桥焦头烂额;加上最近省上分管工业的副省长要来蓟原,他又马不停蹄地忙碌接待事宜。没办法,李明桥只好让卫振华安排政府办的一位女同志,陪骆晓戈逛逛蓟原的景点。

官场上迎来送往的事情,李明桥经见得多了,知道这些事情太认真了不成。太认真,则容易本末倒置,该干的工作干不了几样,整天迷迷瞪瞪地尽陪领导喝酒了;不认真也不成,说不定哪个细节没注意到,惹领导生气了,影响个人前途事小,影响全县的工作事大。这些个省上大员,一般手里都有一些扎扎实实的项目款,你接待好了,人家一高兴,大笔一挥,给你的就是大笔大笔的真金白银。

要下来的这位副省长,姓石,两年前从南方某发达省份调来甯江,分管工业口。对这位石副省长,李明桥丝毫不敢马虎。食宿上他倒不怎么在意,无非是宾馆高档点,吃饭有特色点就行;关键是预备参观的几个点,李明桥带着几位副县长跑了好几个来回,力争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石副省长参观时万无一失。

蓟原县是甯江省有名的煤炭大县,光大大小小的煤矿企业就有百十来家,还不算那些没有证照、非法开采的小煤窑。这些企业里面,年产煤量在100万吨以上的,有两家:一家是黄杨煤矿,在黄杨镇等三个乡镇的矿山上,拥有十七个矿点,隶属于省煤炭工业厅的甯江煤业集团公司;还有一家是市属企业,衢阳市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市国资委。这两家企业,均属于国营企业,实力比较强,都是利税大户,石副省长参观的第一站,肯定是这两家企业。

另外,年产煤量在5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七家;年产煤量在3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23家;其他年产煤量在30万吨以下的煤窑和企业,大大小小,有七八十家。这些企业里面,只能选择规模较大、在利税和公益事业方面都有突出贡献的四五家企业,列为参观点。

此外,还有专以煤炭运输和销售为主的企业,达数十家之多。其中,尤以华源煤炭经销公司的规模最大。光凭它一年的产值,就可以跻身蓟原的前十强企业。显然,黄小娜的华源煤炭经销公司是绕不过去的,必须列为参观的一个点。

敲定石副省长待参观企业的名单之后,为了保险起见,李明桥给手底下的副县长分了工,每名副县长负责一家企业。李明桥的要求很简单,副省长要去的几个点,不管是矿山还是近郊的企业,都要体现出煤炭大县的特点,用蓟原的方言说,就是:看要有看头,说要有说头。他吩咐这些企业的老总,汇报材料准备扎实点,别到时唧唧歪歪地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本以为万事俱备,单待石副省长的大驾光临蓟原,结果这天下午,李明桥刚进办公室,副县长谢慕华就歪鼻子歪脸地闯了进来。

谢慕华是政府班子里面唯一的女性成员,40来岁,中等个头。

她一进来就气哼哼地说:“这个刘东福,给脖子上脸,真不是个东西!”

李明桥一愣。

刘东福是蓟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代表,总经理,同时兼着县政协副主席。蓟原酒业也是石副省长这次要参观的点之一。这个刘东福,50岁出头,头发谢顶,只有后脑勺上硕果仅存的几缕头发,所以背地里有人给起了个外号:刘几根。蓟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县属国有企业,归口县商业局管。但企业自有企业的运营模式,总经理刘东福又有一顶县政协副主席的头衔,商业局却不大管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