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喜甲鱼的果真“王八” 副省长考察为提携(第12/14页)

蓟原老白干是百年老字号,但蓟原酒业的发展壮大,却是近二三十年来的事情。从最初的作坊经营,到现在的产销一条龙企业,年利税上千万,可以说,这里面不无刘东福的功劳。刘东福在蓟原酒业工作30多年,光大大小小的勋章不知挣了多少,全国劳模、省级先进、市级先进,县级的表彰就更不用说了。在甯江省,蓟原老白干和蓟原煤炭一样赫赫有名,老百姓怎么说的,“北有煤炭,南有蓟原老白干”——说的就是蓟原县的两大产业,当然,跟煤炭产业比起来,蓟原酒业的产值就小得可怜了。

刘东福自恃功高,平时就有些牛皮烘烘的,加上蓟原酒业要改为私企——这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所致,上面的文件要求,非资源型国有企业,一律要与政府机构或者政府相关部门脱钩,在同等条件下,购买对象优先法人。也就是说,刘东福作为蓟原酒业的法人代表,是理所当然的第一购买对象,蓟原酒业一旦变成刘东福的私人企业,刘东福的尾巴还不翘上天了?

谢慕华说:“我去蓟原酒业蹲点,刘东福爱理不理的,还尽说风凉话,说什么领导视察,影响酒厂的生产不说,还劳民伤财,还说,还说,谢绝参观……你说气人不气人?”

不用闭眼睛,李明桥都能够想象出谢慕华所受的冷遇。刘东福平时就对县上领导不怎么感冒,加上谢慕华又是女同志,不起摩擦才怪。刘东福有一点说对了,上级领导下来视察,原本就是“劳民伤财”的事情。但这些事情,从古至今就是这样,不是一时一地、一两个人能够改变得了的。

但刘东福对石副省长来酒厂参观一事不配合,却令李明桥大为恼火:怎么着,蓟原县政府还管不了下属企业的一位老总?

应该说,李明桥对这个刘东福早有成见。刘东福这个人,怎么说呢,抓管理抓生产,很有一套,就是有一个毛病,特抠门。怎么个抠法?县财政有时候困难了,向企业拆借点资金应急,一般情况下,这些钱县政府就不还了,借钱的企业也不当回事,权当捐给县政府了。但刘东福不。凡是县上借去的钱款,一分一厘都记着,每年缴纳税金的时候,都要用这些借款冲减一部分。县上向企业借钱,借得多了去了,有的还是半官方半私营企业,这些企业都表现得很是慷慨大方,唯独蓟原酒业抠抠索索。蓟原酒业本就是县属国有企业,给县财政借点钱怎么啦,肉烂了还不都在锅里?但刘东福却不这么想。更气人的是,大凡遇上公益事业捐款,其他厂矿企业都比较积极,刘东福硬是一毛不拔,说是企业要扩张经营啦、要进行产业改造啦、要上新的生产线啦,不但不掏腰包,反过来,还伸手向县上要资金,要求注资,扩大酒厂的生产规模——不管谁来蓟原当县长,对刘东福这样的企业老总,不一肚子气才怪呢。

李明桥吩咐卫振华,让他联系刘东福,限他在10分钟之内,赶到自己办公室。

这次,刘东福没敢怠慢,10分钟之内准时赶到——李明桥虽然只是代县长,但怎么着也是县政府这边的主官,更何况,代县长铁定会成为县长,只是迟早的事情。惹恼谢慕华,刘东福没怎么在意,一个女流之辈,又是副职,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关键是不能惹恼李明桥,惹恼了这个主,不怎么好玩,他知道新来的这个代县长,霸气着呢。不过,刘东福还是比较乐观,自己好歹也是省内著名企业的老总,县政协的副主席,李明桥就是想替谢慕华出头,也不会把自己怎么着吧。

没想到,等待刘东福的,却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

当着谢慕华的面,李明桥狠狠地训斥了刘东福一通。

他是真火了,甚至还拍了桌子。

李明桥说:“你刘东福还是不是共产党的干部?蓟原酒业什么时候成了你刘东福的‘家天下’了?怎么着,县政府就管不着你了?慕华同志就管不着你了?”

一看李明桥的架势,刘东福就知道坏了,事情闹腾大了,不是自己给副县长谢慕华脸子那么简单,自己有可能撞疼这位代县长的某根神经了。他没敢说话,只是在李明桥喘气的间隙,嘴巴里唔唔两声,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在唔唔些什么。

临了,李明桥问了刘东福两个问题:

第一, 蓟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还是不是蓟原县政府所属的国有企业?

第二, 国家明令在年底前必须完成的国企改制事项,文件上虽然规定,购买对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法人代表,但是,以蓟原酒业的实际情况,是不是非得卖给他刘东福本人?

刘东福这下傻眼了。

国企改制,为了企业的平稳过渡和稳定发展,通常情况下,完全国有企业和股份制国有企业,大多卖给了企业的法人代表,很少有卖给其他对象的。不光整个甯江省的情况是这样,全国的国企改制,情况也是这样。刘东福以为,蓟原酒业马上就会成为他自己的私人企业了,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蓟原县政府有可能不把酒厂卖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