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第3/9页)
杜维汉和郭卅万对王雪娇的话毫不怀疑。
王雪娇将消息上交,整个安全部门全部行动起来,对情报来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组织内部挖出蛀虫。
在郭卅万参加“答辩会”的时候,王雪娇获得了专家们精心伪造的数据,要求她想办法给台湾人和美国人,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这些数据并不直接推翻原先的数据,只是用大量的其他条件让原先的数据显得不真实。
类似于,靠人腿踩着自行车,踩出超音速。
人+自行车,是绝对不会达成超音速。
这三个条件必然有一个是虚假的。
王雪娇将消息发给恽诚,恽诚对王雪娇能搞来军事上面的机密情报毫不意外,毕竟当初两人在格尔木的时候,王雪娇就尽显奇才,在半个城市都是军营的地方,说把人绑了,就把人绑了,想拿什么情报就拿什么情报。
“这些数据不对吧?”恽诚向上汇报之后回来,上头跟他说,这些情报早就有人汇报过了,数字跟她说得不一样,甚至可以说,相去甚远。
王雪娇眨巴眨巴眼睛:“有钱人公布遗嘱还要修改好多次呢,谁说导弹设计了就定型了?”
“可是,这个基础逻辑就不对啊。”恽诚把上线告诉他的疑点都告诉王雪娇。
导弹的诞生,必然是先有战略目标,也就是这个导弹一开始就是为了对付谁而设计的。
为了对付亚洲那一圈不老实的小弟,设计能绕地球三圈的打击距离就大可不必了。
燃料类型、燃料仓的大小、选取的材质都是根据战略目的而择定。
中央情报局从台湾情报部门那里拿出来的弹道数据是普通的飞行轨迹。
王雪娇这里的弹道数据是——真理31会随机瞎飞,最远可以上近地轨道,然后从近地轨道靠近华盛顿,然后在高空,以股市跳水的资势,拉出一条直线,砸下来,不给防空导弹任何反应的机会。
五角大楼接到王雪娇送来的情报,各位将军们都炸了:“这不可能!一定是假的,中国现在不可能有这样的军事工业实力!”
“苏联人都做不到!”
“肯定是中央情报局的那些人,为了骗经费,故意夸大,显得他们很重要!”
……
王雪娇听到恽诚的反馈,撇撇嘴:哎,什么叫骗嘛……你们五角大楼花了几百万美元买山羊就很好高贵吗?
“现在总统智囊团也都不相信这条消息,如果你有什么购物计划,要先搁置一下了。”恽诚很遗憾。
他也认为王雪娇是为了多捞经费,而信口胡说。
王雪娇恼怒:“我这可是从总设计师的上司那里拿来的情况,这些原来的老旧数据是哪来的过时资料,也敢跟我比?!”
“我当然相信你可以联系到更高层级的人,不过,这个数据确实超过CIA对中国一直以来的军工实力的认知了,要他们接受,除非有更多的证据。”恽诚是真的愿意相信王雪娇,毕竟王雪娇为他提供了这么多消息,助他一步步获得高层的信任。
但是,现在就连他也无法说服五角大楼采信王雪娇给出的消息。
这种感觉,就像原始人突然掏出电磁炮一样不科学。
王雪娇撇撇嘴,盎撒人的想象力真是贫乏。
难怪他们幻想非洲的瓦坎达能搞到振金,却只会用这么强悍的金属做长矛,靠人力捅捅捅……
·
·
得知王雪娇的消息并未得到五角大楼的采信,冯老安慰王雪娇:“你不要着急,台湾的消息到的比较早,他们先入为主。”
“难道不是因为给我情报编得太离谱了嘛?”王雪娇眨巴眨巴眼睛,“飞到近地轨道,再直接砸下来,这就算是美国故事,也只能是好莱坞的版本。”
“这也是一种策略。”冯老语焉不详地说。
王雪娇笑笑:“让人用两条腿去追汽车,然后活活累死策略嘛?”
她说的是在军备竞赛的时候,美国对苏联使的手段。
美国人让苏联人相信,美国已经“遥遥领先”,苏联必须倾全国之力,把所有的力量都砸在这件事上,否则就要被美国打死。
然后……苏联就在疯狂追逐之中,耗尽了国力,再加上阿富汗战争的失败对民心的打击,各种因素叠加,终于走到了1991年的12月25日。
美国对中国也使过这招,不过中国一开始就没搭理,踏踏实实先搞好经济建设,手里有钱了,再转头搞军工。
一边搞,一边怀疑自我,觉得美国真牛逼,怎么拍马都追不上呢。
最后发现,该死的美国佬是在纯吹牛。
冯老对王雪娇的悟性非常满意,竖起右手食指,比了一个“不要说话”的姿势:“你明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