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第2/9页)
当人一旦坚信什么事情,,就会大脑自动纠偏,保证看到的、听到的、都稳定地指向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王雪娇仗着这层身份,她说什么,杜维汉和郭卅万都相信。
何况她说得也没错。
五角大楼那边现在觉得军方过于依赖中央情报局了。
但他们事实上互相之间并没有隶属的关系,顶头上司也不是同一个人。
情报出了问题,行动失败,扯皮吵架,连个调停人都没有。
所以,军方的梦想是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情报网络,减少对中央情报局的依赖。
于是,他们打算向国会上书,指证中央情报局白吃白喝白拿,光拿经费不办事,希望削减经费,减少非正式编制线人的数量。
“要是真的让他们得手,别说我,就连你们的收入也会降低。”王雪娇语重心长,“中央情报局支付给台湾情报部队的钱,可不止两万。”
是啊!!王雪娇能报出来十万,说明美国佬应该给得更多才是!
心!疼!莫!名!
王雪娇一边替他们心疼,一边不动声色地打听他们以前都往台湾卖了什么东西。
杜维汉居然直接把他的笔记本拿了出来,王雪娇随手翻了翻……可恶,好多数字,根本看不懂。
她强行记忆了一些关键名词和图形,其他的东西,能记多少记多少吧……她又不是黄蓉她妈,也不是鸠摩智,看一遍她自己完全不理解的东西,还能全背下来。
王雪娇的眼睛努力把笔记本上的东西往心里记,为了强化记忆,她也好奇地问:“这个代表什么?”“那个是什么意思?”
顺便再心疼一下他们把情报卖得贱了:“这么重要的消息,才两万美元?!要是我这边的话,十万美元绝对没问题,我都不用向上汇报,直接就能审批了。”
一番话,把杜维汉和郭卅万都给说沉默了,他们沉浸在卖得太便宜的痛苦之中。
其实就算当间谍卖情报,台湾情报部门也确实不是一个好买家。
他们买了情报,还喜欢满世界瞎逼逼,显得他们自己好像很能干,知道得很多一样。
1996年,他们自己瞎逼逼:“别怕,大陆装的都是空包弹。”
后面还是他们自己瞎逼逼:“别怕,大陆的导弹根本就没有他们吹得那么远,哪有一万公里,只有八千而已哦,根本打不到美国本土。”
正是因为他们爱说,还爱往精确了说,才让几大身处高位的间谍被精准定位,被捕。
差距啊!
卖消息给台湾,就跟明牌了一样。
看看人家苏联,早就知道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了。
在新上台的总统得瑟炫耀自家有超厉害的大杀器,人家慈父大人只是表现的很平静,可以解释为他根本不懂大杀器的含金量,美国新总统也不知道克格勃早就把“曼哈顿计划”摆在克里姆林宫了。
要是湾湾家的伪总统,早就一蹦三丈高,向全世界宣布:“我知道,是原子弹!原理是核裂变!我亲眼看见他去了慧娴雅叙!!!”
王雪娇傲慢地抬着下巴:“不妨告诉你们,其实我手上的权限很大,如果我觉得值,哪怕是花几千万美元都没有问题,不过,一定要值。”
王雪娇顿了顿,看着杜维汉:“其实除了导弹的情报之外,别的也可以,听说你是学医的?”
“是啊。”
“涉及到基因吗?”
杜维汉摇摇头:“我哪有那么厉害,现在我主要是做生意,也有一些消息渠道。”
“好啊,不管是基础建设,还是对外政策,都要,看质量给钱。”
杜维汉满脸兴奋:“那农产品呢?”
王雪娇心里大为震惊,他的手什么时候伸这么长了?
脸上的表情依旧从容:“民以食为天,当然可以啦。怎么?你成功把黑穗病传到中国来了?”
那是七十年代的旧事,没有成功传播,只是引起了一点外交和农业上面的纠纷。
“我这里有中国政府给农业补贴的资料。”
王雪娇知道,政府补贴,那是美国人最热爱的“反倾销”借口。
“哦?是什么产业?水稻?小麦?”
“蘑菇!宁夏有一片地方专门种蘑菇,做成罐头出口,那里是政府全资补助,所以蘑菇卖得特别便宜……”
王雪娇在心里冷笑:好大的胆子,敢动我的蘑菇!
蘑菇是林教授教农民种的。
我吃了林教授两包肉干,就有义务替他们守护蘑菇!
你死定了,混蛋王八蛋!
王雪娇一边听,一边快速分析判断,哪些情报是他通过公开信息可以收集到的,哪些情报只能是从内部人员的嘴里或者抽屉里弄来的。
最后她点点头:“很好,我会尽快给你们这些情报报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