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都是真的……”专家们对着王雪娇拿回来的数据,对照着已经推进的部分,所有的细节连一个小数点都不差。

真理31自1986年开始研发,有些基础部分的设计思路已经敲定了,包括材料和工艺都已经有了具体的方向。

“‘海湾战争’让中国看见了现代战争是什么样的”,这句话虽略有夸大,但基本没错。

在海湾战争的时候,《新闻联播》天天都会播报“飞毛腿”又被“爱国者”拦截了多少枚。

普通中国老百姓看热闹,导弹专家们眉头紧锁。

郭卅万给王雪娇的这些数据涉及到弹道设计重要参数,只要针对其中的弱点设计拦截导弹,真理31飞半拉就能被打下来。

PL15被“阵风”拦下来没问题,大家看得很开心,要是被其他什么导弹拦下来,甚至发射失败,谁能笑得出来。

郭卅万给王雪娇给得这么大方,绝密资料做为投名状,直接免费白送,只怕这已经不是卖的第一家了。

研发这么久,投入了这么多人力和物力的项目,说黄就要黄了?

所有人的心情都很沉重,郭卅万是真的有才华,不然也不能坐到副总设计师的位置。

卿本佳人,奈何作贼。

有一方的想法是尽快把郭卅万抓捕归案,尽快切断他与导弹研发工作之间的关系,免得泄露更多。

另一方的想法是现在已经泄露了,在项目上投入了那么多,不能什么回报都没看到,就撤,得干点什么。

最后双方统一意见:先不动声色的把郭卅万与项目分开,把跟他相关的境外势力都钓出来。

分开的方式相当简单粗暴——开会。

现在上头找了个理由,说找了外国专家论证了,研究所现在的研发方向根本不对,做出来的结果根本不可能达到高层对这枚导弹的战略要求。

所以,必须有人去说服“外国专家”,否则项目就要停止,甚至有可能全部推翻。

于是,研究所派出了郭卅万,他需要去会上一遍一遍地解释他们的设计没错,他们的想法没错,中国的工艺是完全可以达到这个要求的。

相当于天天让他去立项委员会做一次答辩。

接到要求的时候,郭卅万惊呆了,哪来的狗屁“外国专家”,凭什么指手划脚。

问,就是毛熊家倒闭的时候,跑到中国来的专家。

人家二战的时候就是钢铁洪流,人家的实力能跟美国搞出“古巴导弹危机”,人家牛逼的时候你还在上学,人家质疑你,你就得老老实实的解释。

郭卅万的情绪也就是生气,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

毕竟现在全社会的态度都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外国的月亮就是圆,日本的马桶水都能喝,美国的总统会为了救麻雀让全城停电……

他相信这次的会议真的是针对整个项目,而不是针对他本人。

王雪娇找到郭卅万:“你给我的那些数据,我都给上头看过了,他们说这些都是一个月前的过时消息了,毫无意义,你就没有一点能用的东西吗?”

“过时?我以前只给过……”郭卅万刚想说自己只给过杜维汉,转念一想,杜维汉说过,台湾情报部门会把从大陆弄来的情报共享给美国,从中间赚一点差价,也就是他只能拿两万,而实际情报能卖十万的原因。

啊啊啊,少赚了八万啊!!!还是美元!!!

想着自己给杜维汉的十几份情报,就这么贱卖了,郭卅万心疼莫名。

王雪娇正在吐槽郭卅万给自己的都是不值钱的信息,就听见有人敲门。

进来的是一个衣着讲究,手上戴着劳力士的男人。

郭卅万见了他非常亲切,马上站起来,对王雪娇说:“我来介绍,这是我表哥杜维汉。维汉,这位就是余梦雪,余小姐。”

杜维汉早就看了王雪娇的无数张照片,以及西苏里倾情开发的那些周边产品。

他自然是不相信什么“大地母神”的,他只相信王雪娇在金三角创下的经济奇迹是因为有美国在背后支持。

要不是有美国,她上哪儿搞来那么多武器,又怎么让农民从暴利的罂粟种植行业无痛切换到收益一般的咖啡和茶叶。

杜维汉热情地与王雪娇握手:“余小姐真是年轻有为啊!”

“哪里哪里,是投胎投的好,全赖家里的长辈托举。”王雪娇说得暧昧不清。

这与杜维汉掌握的资料一致,他也看过在台湾发行的《李元龙回忆录温情加长版》。

余梦雪有这层身份在,搭上美国人就太正常不过了。

杜维汉只恨自己家怎么没人在1945年之前就跟美国人好上的,这样他就可以直接抱美国大腿,而不是抱美国儿子的大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