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第4/9页)
“嗯……可是,咱们两国的基础不一样呀。”王雪娇抓了抓头。
过了千禧年还有人相信德国在青岛埋了下水道的零件,苏联相信美国无所不能,飞天遁地,是合理的。
要美国反过来相信中国的军工科技无所不能,飞天遁地……还不如让美国人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功夫,阿拉伯人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飞容易一点。
冯老点点头:“你尽力就好,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不要让境外机构知道是你让他们两个被抓的。”
其实上头已经计划对真理31进行大改了,现在大改总好过在五十周年国庆阅兵式上展出过之后,被湾湾的媒体曝光真实数据要好。
骗是要骗的,改也是真的要改。
一个国家不能把国防机密的防护都寄托在一纸瞎编的情报上,就如同一个人不能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一纸婚书上。
对于上级来说,王雪娇的工作并没有那么的关键,能骗着最好,骗不着也不是很要紧。
王雪娇不知道,她觉得压力很大,一定得让国外的情报机关相信她的后台更硬,情报来源更加权威。
这样以后她哪怕说中国的科技是来自于月球背面,所以牛逼,美国人都愿意信。
郭卅万去参加答辩会去了,他无法提供新的重要情报给王雪娇。
杜维汉这边则给了王雪娇十几条不同方面的信息,包括军队的密码系统、农科院最新推广的种子数据和样本、中国对病虫害的防治手段、城市供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他是故意提供这么多不同方向情报的,这样可以显得他不仅线人多,而且个个都在关键部门的关键岗位。
我——重量级间谍网络的负责人——打钱!!
王雪娇收下他的情报,依约给他报酬。
当印证了这些情报都是真的之后,王雪娇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让藏在各个重点部门的卧底不得不再次行动。
凡是行动,必有痕迹,无人可以例外。
各个单位的卧底人员都被锁定,证据确凿,连行动都被严密监视起来,绝不让他们有逃走的机会。
当王雪娇在认真想,应该怎么样才能让这么多间谍同时被抓显得合理而正常的时候。
湾湾的官员不负重望,干出一记漂亮的常规操作。
杜维汉此前自己把中国电力的相关信息透给了台湾。
最近大陆缺电的消息传到台湾,台湾记者向本岛负责能源电力的官员询问,本岛是否缺电,是否会影响居民的生活。
此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跟你们讲厚,大陆本来就很缺电的哈,现在完全是保工业,而不管普通百姓的死活,到夏天就拉电闸!不然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工业保不住,民生也保不住……”
为了证明他的话,他还精确地说出了现在大陆的发电量、煤炭使用情况,以及各个工厂的实际耗电量。
以此证明工业用电已经把发电厂的产能给拉爆了。
在三峡大坝建成之前,全中国确实处于电力极度缺乏的状态,“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在1993年的七月和八月,每天都会在晚上七点左右,停上一两个小时的电。
抱怨的声音也确实到处都是。
一般人就算看到了这则新闻,也就这么扫一眼便过了。
王雪娇不一样,她看到这条新闻,十分高兴:可算让我逮着机会了。
虽然……发电量、用电量这些数据并不像真理31的数据获得途径那样少,卖煤的、发电的、用电的,全都是可以打听的口子。
但是,国安在大多数人的心里,跟美国一样,也是无所不能的存在。
他们能从这一句话里,扒出什么详细信息都是很合理的。
就借着这个契机,王雪娇发出了“可以抓捕”的信号。
杜维汉直到被抓,都以为是自己在电力系统的下线被抓,才把自己供了出来。
郭卅万则以为是杜维汉把自己供出来了。
没有一个人怀疑是大方阔气、热情善良、处处为他们着想的王雪娇下的手。
王雪娇甚至还在国安的同志们离他们还有一扇门距离的时候,真诚地跑到郭家,提醒正在秘会的郭卅万和杜维汉两人:“不好,你们暴露了,条子马上就到,快跑。”
是他们自己跑不快,这有什么办法。
逃走有什么难的吗?
只要往窗外一跳不就行了,王雪娇都已经给他们表演过了,不就是抓着绳子往下速降吗?
谁知道警察都破门而入了,他们才跌跌爬爬地跨过窗台。
警察都从六楼跑到五楼了,他们才降到五楼半……被警察同志一抓一个准。
都敢出卖国家情报了,为什么不为自己准备好万全的退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