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0(第9/10页)

85

类比法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技巧,它建立了从一件事物到另一件事物的关系,只是这种关系除了两件事物之间的关系之外,什么也没有谈到。

86

味道是什么?让我们想像一个味觉实验――我们先用舌头舔一个物体,然后说出它的味道――当我们用舌头做味觉实验时,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舌头碰触物体,舌头上的味蕾通过神经告诉我们的大脑,而我们的大脑再次通过神经告诉我们发声器官,我们发出的声音被我们听觉器官捕捉到而再次由经神送交大脑,大脑听到后,确认了我们所说的。事实上,这是脑与物体之间的交流,然而,最终决定这件事物是什么味道,不是这个物体,却是我们的大脑,也就是说,我们依靠感官确定的事物,与这个事物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唯心主义是在生理学的基础发展起来的。

87

识别即认知,这话不假,然而认知又是什么呢?

88

我们经常用理智来解释情感,但却无法用情感解释理智,这是理智与情感的关系之一。

89

心灵是个多余的概念,因为心灵的表现从长远看,无非是一片混沌罢了,音乐如果能够再现心灵的某些活动,那么它一定得把那种混沌贴切地再现出来。

90

嫉妒和羡慕只是对同一件事的不同反应,不同之处在于,嫉妒比羡慕来得更强烈,羡慕某人某事会使人感到有点痛苦,嫉妒则会使人非常痛苦,从这一角度说,羡慕与嫉妒是对同一种情绪程度不同的描述而已。

91

恨的苦恼在于,恨的对象往往比恨的主体更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恨是无法排解的,恨的消失更多需借助遗忘。

92

遗忘是神秘的,人们无法控制它,遗忘不仅能像橡皮一样,擦掉人们不太在意的事物,经常,使人们感到过强烈震撼的事物也能被人们遗忘掉,有时,人们在心里几次提醒自己要记住的事,也能被遗忘掉,事后竟能使人们感到简直莫名其妙――那些失败的背诵可证明我的观点。

93

相信人生还有一个更高目标是不甘平庸的人的标志,尽管没有关于更高目标的证据,但这种相信却仍能以信念的形式存在,奇怪的是,凡是先验的东西都是以某种信念的形式存在的,而且,如果说先验相对于经验是虚幻的想法,但人们发现了先验本身不就证明了,它也是一种存在吗?虽然这种存在比经验的世界更缺乏普遍的证据。

94

语言本身就有一种要求清楚的趋向。

95

"东方神秘"的面纱揭开以后,整个世界将会无比失望地发现,面纱下面空无一物,神秘十分有赖于面纱,因为那是一片烟雾,一派谎言。

96

黄种人已被各种力量摆布得太久了,因此,黄种人失去了耿直与纯真,变得十分油滑事故,在这个世界上,黄种人只能靠随机应变过日子,这种生活方式意味着――黄种人将一步步走向被奴役之路,他们将过着没有自尊的生活,他们不再高贵,因为奴隶从未高贵过,他们也许从此真的站不起来了。

97

没有信用制度,就无所谓个人荣誉感,没有个人荣誉感,就没有个人尊严,没有个人尊严,就会导致这种情况,只要能得够得到别人认可的成功,人们就干什么都可以,忍受胯下之辱成了光荣,能屈能伸成了一种智慧,这真是下等人的悲哀。

98

关于不明之物。

一个存在的事物,假使它的存在除了自我保持以外,没有别的目的,那么,我们就管这一事物叫做不名之物。因为,我们理解一个事物的方式就是看它的目的。

对于人生,如果我们弄不清人生的目的,我们就说人生是一个不明之物。

谈论人生的出发点是,如果我们假设人生是有意义的,那么,我的意思是说,假设人生除了保存自己这一根本特性之外,它还有某种目的,那么,我们才能说人生是有意义的。

可以举一个锤子的例子,一把锤子,除了具有一种力量使之不消散,不转化成其他东西以外,它之所以成其为一把锤子,就是因为它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敲击钉子,虽然它还能干别的事情,比如做凶器之类,但人们制造它的目的却是为了敲击钉子,干别的工作,总会有别的工具比它更好。

虽然不明之物不好描述,但我们都能想像它是什么意思。

一个关于事物的推论是,事物越复杂,往往它要干的事情也就更高级,这个推论被用于人,比起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人要复杂一些,这只能说明,对于人,有一个更高级或复杂的工作等着人去做。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逻辑上,只有制造一件事物的事物才能明了它的目的,别的事物,或被制造的事物则无法明了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