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清歌伴月临(第40/59页)
郑知县颔首:“本县亦是如此觉得。因此东西院落,接待弘统领,南北院落,与那……”
县丞倒抽一口冷气:“大人果然眼明!卑职正疑惑呢,听驿馆那边报得,那女子做未嫁打扮,便不是弘统领的夫人,弘统领这般年轻,也跑不出这么大的女儿……”
郑知县捻须:“你不曾留意另外两人?白面无须,一个伴了弘统领,另一个却是伴着那个女子住在荷园。那女子是什么身份,还猜不出么?”
县丞再倒抽一口冷气:“大人是说,那两个年轻男子竟是公……卑职还以为只是年轻尚未蓄须罢了。这般的年轻,这般好的相貌,这般的气度,声音听起来也很正常,竟然会是……”
郑知县瞥他一眼:“少见多怪。若不像样,岂能在皇宫中侍奉?皇上身边,什么不是世间最珍稀顶尖?本县去京城时,曾见过两位宫中管事的大公公,那气度,莫说寻常人,就是衙门中的寻常官员,也难以企及。”
县丞赞叹道:“卑职眼浅愚钝,果然还是大人见识卓绝!这两位办了这趟差,看来在宫中前程亦不可限量,也要小心侍候。有时候他们的一句好话,比弘统领还要管用。”
郑知县掂须颔首,县丞又悄声道:“说来宫中有几年没进秀女了,不知这女子是何来历,怎会得蒙圣眷?”
郑知县沉声道:“圣意莫揣。”
下午秦兰璪没有过来聒噪,杜小曼闲来无事,在厢房外晃悠,瞥见院外花丛后,有个影子隐隐在闪。
杜小曼左右都是宁景徽和秦兰璪安排下的女婢,各个都内在不凡,耳目当然比杜小曼灵便许多倍,见杜小曼向那边看,一个婢女便笑盈盈向她道:“姑娘,那里晃的,是县衙里送来服侍的丫头,那边树后还藏则一个呢。可能是没见识,就是想看看吧,等婢子去赶了她。”
杜小曼现在很能分清身边的侍女哪个是宁景徽那边的,哪个是裕王府的——两边对她的称呼不同。称她为“唐郡主”的,是宁景徽派来的侍女,称她为“杜姑娘”或“姑娘”的,是裕王府的侍女。
两派侍女个性亦不同,裕王府的侍女都活泼大胆,喜欢聊天说话,宁景徽派来的侍女都温婉沉静,慢声细语。
这个和杜小曼说话的侍女是裕王府的,她正说着,突然两声惊呼,却是两个侍女拎着两个梳着双鬟,丫鬟打扮的小姑娘进了院子,另一个侍女走到杜小曼近前,低声问:“郡主,这两个下人无礼惊扰,已被婢子们拿下,如何发落?”
宁景徽麾下的人,都是行动派。
那两个被抓住的小丫鬟吓得直哭,不知道如何称呼杜小曼,就一通乱嚷着求饶。
“贵人娘娘饶命!”
“贵人娘娘,奴婢们不知天高地厚,冲撞了娘娘,求娘娘恕罪!”
杜小曼冷汗:“娘娘是皇宫里妃嫔的称呼,千万别这么尊称我。我姓杜,你们喊我杜姑娘就行。”
两个小丫鬟哭着道:“是……是,杜姑娘……”
“姑娘贵人,其实是夫人遣我们来的,夫人想来拜见姑娘贵人,让奴婢们先来通禀。”
两个小姑娘乱七八糟地嚷,杜小曼身边那个裕王府的侍女扑哧笑了。
擒住两个小丫鬟的侍女敛眉道:“无礼!早已吩咐过,驿馆之中任何人不得惊扰。”
小丫鬟哭道:“夫人只是想和姑娘贵人聊天说说话儿,不曾想惊扰尊驾。”
擒住她们的侍女脸色一寒,杜小曼赶紧道:“多谢你们夫人的好意,只是我……”
她话未说完,旁边的门吱呀一响,秦兰璪从门中踱出,杜小曼身边的众侍女立刻垂首跪地,两个小丫鬟立刻又哭嚷起来:“这位贵人,奴婢们是太爷夫人的下人,请贵人帮我们说说好话行个方便。”
“我们夫人想拜见姑娘贵人,请这位贵人帮我们说说情。”
这下裕王府的侍女脸色变了:“谁教你们的规矩,竟敢如此乱嚷?”
宁景徽的几个侍女垂着眼一声不吭,秦兰璪微微笑着摆摆手:“你们夫人想见这位杜姑娘,和我说却是无用。”笑眯眯地看着杜小曼,“见是不见,得这位姑娘贵人自己说了算。”
杜小曼本来肯定要回绝,但一见影帝那小样,不知道为什么,出口的话就变成了:“好啊,谢谢你们夫人的好意,那就请她过来吧。”
杜小曼猜测知县夫人就埋伏在附近,因为那两个小丫鬟退下顶多一刻钟,她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