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盏茶•月生花(第17/44页)
只是让林素问觉得有些奇怪的是,偶尔睡到一半起来,总是发现越之墨消失在课堂之上。威逼利诱之下,越之墨终于和盘托出真相:他经常会和小兄弟刘同两人出去玩。
在越之墨兴奋的讲解之下,林素问着实被震撼了,原本她以为宫外的精彩世界,就是一个长安书院而已。听完越之墨口沫横飞的描述,她才晓得长安书院之外还有一个更广大的世界,里面的很多东西只是听听都让她心醉神迷:酸甜好吃的冰糖葫芦、可以吃也可以玩的精致糖人……最后越之墨讲了一段今天在繁苍楼听见的故事,特别表示今天他和刘同好不容易赶上了庄九先生的场子,虽然坐的不是什么好位置,但是人生已无憾。
林素问完全被外头的世界震撼了,说什么也要让越之墨下回带上自己。保守秘密最好的方式便是成为同盟,两人从小便熟知这一点。
第二天她果然跟着越之墨一起翻墙出去,虽然第一次做这种事心里很惊慌,但“出去见见世面”的念头随即占了上风。
这一见世面,便回不了头了。林素问每天晚上烦恼的都是“明天翻墙出去吃什么好吃的呢”以及“去哪弄点银子回来才能买到最好的票”这样的问题,并在认真的思索中幸福地进入梦乡。
虽然贪玩,但她的功课却从来没有少交过一次。欧阳子卿是书院中的佼佼者,不但举止得体、做事大气,各门课业均是名列前茅,自然逃课什么的与他是没有半分干系的。可是偏偏每次林素问可怜兮兮地捂着肚子对他道一声“子卿哥哥,我头疼”,分明是毫无诚意的拙劣谎言,他却总是微笑着应承下来,再帮她做一份当晚的作业。
当然,在学院里的这种幸福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最大的绊脚石还是赵督察。关于赵督察的跛脚问题,一直流传着各种传说——
据刘同的说法,赵督察早年也是个不良少年,和人打架战无不胜,能从城中打到城南不带喘气儿的。结果有一次被人埋伏,打折了腿,结果从此修身养性,之后被叶宗师安排在了长安书院里。
这种说法有一些道理,因为赵督察负责教大家骑马射击,虽然脚跛,但无论骑术还是箭术都很高超,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少年时他的威猛,也许真和赵督察早年勇闯江湖身经百战的经历分不开。只是刘同一向不太靠谱,再加上有人质疑说为什么在城里打架还会骑马射箭?所以这种说法大部分人是将信将疑。
而从欧阳子卿那里流传出来的版本,是从他大哥当年同窗的哥哥那里得知的:长安城有一家抱月楼,抱月楼的锅贴非常好吃,但是卖的时间恰好是上课的时间,冷了也不好吃,于是弟子们便总是逃课翻墙出去吃。由于太不低调,有一次课堂上只剩下了一个弟子,气得赵督察直接冲到了抱月楼去抓弟子。弟子们见他来了自然是一哄而散,将抱月楼搞得鸡飞狗跳。抱月楼的掌柜的也不是好惹的,和赵督察一番口角之下,便气得喊上人一起将赵督察打了一顿,却没想到失手将赵督察打成了跛子。
这种说法倒是有很多人相信。主要还是因为赵督察的脾气暴躁大家都亲身体会过,属于那种能动手不愿意动口的类型。大部分学子这几年没少被他折磨,稍有不慎便是跑步、扎马步等各种体罚。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赵督察虽然年纪不小,但是性格着实有点愣,和锅贴店老板打起来这种事他有相当大的可能会做出来。为什么长安学院的学子们都怕他?就是因为他不畏权贵——也可能是权贵太多,如果畏惧权势那就啥也做不了了。一干学子在他面前不敢造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其实挺服气的。即使面对皇子公主,赵督察依然很凶。
越之墨和刘同足够小心,尽挑那些好说话的先生的课逃,赵督察的课可是一节都没有落下。但负责学校风纪的赵督察还是很快发现了两人的违纪行为,先是普通的招数,没想到罚站、罚抄书、写检讨三板斧下来收效甚微,这两人好了伤疤就忘了疼,过不了几天就又故技重施。赵督察就拿出了撒手锏——通知家里。
刘同的父亲刘尚书很快得知消息,也不知是将儿子如何收拾了一番,总之第二天浑身都是皮鞭印的刘同是彻底被打服了,再也不敢逃课了。
越之墨却幸免于难。毕竟赵督察只是院里一个普通老师,想要告状到皇上面前,还是程序繁冗,即使最终到了皇上耳边,越之墨的过错也被层层削弱,变成了无伤大雅的小事。只是他难免有些闷闷不乐,毕竟缺少了刘同这个得力伙伴,再想逃课就比较困难,一个人出去玩似乎也没有那么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