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府宅(第10/46页)
东川府的外城城门下还搭设着简单的榄架,作为遮阳,也为烘托迎接的场面,上面特地绑着五色彩旗;架子下是敲锣打鼓的彩衣队,专等着御前禁卫军一到,就锣鼓喧天、热烈欢呼。不料这样的一行飞骑队伍踏着滚滚黄土疾驰而来,尤其是前面的几匹马,因速度太快,连马上坐着的人长什么样都看不清楚。
眼看就要冲到城门下,却丝毫没有勒马减速的意图,铿锵的马蹄声一瞬间扑面而至,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众人顿时就傻了眼,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下一刻,原本捧锣、打鼓的人“轰”地一下就开始四散。
那架子是全靠人扶着的,中间的百姓乱跑乱撞不要紧,一下子就撞到了扶架的衙差身上。十几个人怎的也挡不住百来人,只听“砰”的一声巨响,榄架轰然倒塌;什么锣鼓、彩旗,悉数撒了一地,人仰马翻,一阵阵的哭爹喊娘声。
场面顿时混乱不堪。
也是在乱飞的灰尘中,训练有素的亲兵卫队在十步之内已慢了下来。紧接着,为首的那一人一马已来到跟前。
“这位便是孙知府吧,迎接的方式好特别!”
一袭缠枝宝相花纹织锦的锦袍,彩绣玉带,锦袍的面料还是织“宝相花”纹样的织金锦。这纹饰一度是帝王后妃的专用图案,与蟒龙的图案一样,为民间所禁用;在袖口和襟口还烫染着大团紫箩花,更绣有寿字花纹,金线银丝,熠熠生辉。
仅是这一身衣裳就显出其人尊贵煊赫的身份。而衣饰的主人,有一张堪比阳光更明媚艳丽的面容,眼梢略微上翘,带出些许媚气,不笑亦有三分笑意浮在眼底,却不仅是那眼,还有他的人,似乎都氤氲着醉人的桃花气息。
风华绝代,岂止女子。
孙兆康呆愣愣地张了张嘴,连下句话想说什么都忘了。
但见那人伸出手一把将他从地上拉起来,然后朝着城门下望了望,拧起秀气的眉,道:“怎么就孙知府你们几个,其他的人呢?”
李景隆问的是朱明月,孙兆康却很自然地想到是云南藩王沐晟,不由得结结巴巴地答道:“黔、黔宁王在莲湖别庄等候,还请国公爷移步……”
别庄?
这么说珠儿跟那姓沐的待在一处,都在别庄等他。
俊俏的男子撇了撇嘴,又上了马,领着一众队伍往城里走。
平日鲜少有百姓的外城官道上,此时聚集着府城半数以上的军民,无一不踮着脚,瞪大眼睛瞧着这足有三千人的羽林卫。宝铠红袄,鲜衣怒马,英姿飒飒,队列里的将官无不是浓眉大眼,唇红齿白,放眼一望,赫然皆是美男子。
尤其是骑着高头大马行在最前面的,一袭华贵肆意的紫袍耀眼,更耀眼的是他明媚至美的颜容。多情最是桃花眼,一顾流转生辉似嗔若笑,端的是比桃花更艳美、比春光更迷离,仿佛只需他招一招手,就能召回草长莺飞的灿烂春天。
官道两旁的姑娘们红着脸不敢看,却在后面争相追随。那些半老的婆子啧啧称奇,瞅瞅这个又瞅瞅那个,怎么看怎么一个俊。
“国公爷一路颠沛劳顿,着实是辛苦了。”
此时,孙兆康也骑着高头大马,穿着一身倜傥贵气的云雁官袍,在这男子的身边却成了单调的陪衬绿叶,毫无存在感。
男子勾唇一笑,道:“孙知府太客气了,下官身负钦命,岂敢说辛苦。只不过……此次带来的羽林卫可是皇上的宝贝疙瘩,孙知府要妥善安排才是。”
孙兆康闻言,忙不迭地点头:“是、是、是,下官知道。”
他自然是知道,比不得之前护送走货的沐家军,尚且能跟着货商和马队一起驻扎在城外,来东川的这些羽林骑兵,乃是一支专属于皇上的亲卫军,各个金贵得很,只能像供菩萨一样供起来。而内城的府宅没那么大地方,于是把人都领到外城的这处别庄。
还有眼前的这位奉旨钦差,更是了不得——永乐元年被钦封的“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还是嗣位的曹国公,朝廷有大事,必以他为首主议。年纪轻轻,却权倾朝野,他跺上一脚,半个朝堂都要抖三抖。
于是孙兆康在这种战战兢兢的被迫接待中,又颇是受宠若惊,与有荣焉。毕竟在他府宅里住着一位堂堂的云南藩王,而即将入住孙氏别庄的,又是御前红得发紫的人物。
通向别庄的是一条幽长宁谧的林荫道,树叶在风中婆娑摇曳,不时有清浅的细芬飘入鼻息。等一行人来到林荫尽头的开阔处,修葺百里的偌大别庄临湖而建,隔着半人高的镂空琐窗,还能隐约看到内里碧波荡漾的湖面、姹紫嫣红的花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