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这恰恰是少女时候的她最……(第3/4页)
霍翎和一旁的无墨、尚岚等人都笑了。
季衔山左看看右瞧瞧,也跟着笑了。
阳安道:“大姐姐,母后在跟你开玩笑呢。”
霍翎对两位长公主很宽容,也很乐意让她们涉足政治。
因为她们的身份得天独厚。
身为先帝亲女,今上皇姐,她们更多地涉足政治,走到台前,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很多风气。
霍翎不会强硬要求她们一定要走某条路,但如果她们能够主动做出一些表率,她会乐见其成,并且予以支持。
***
安家和方家的婚事虽有一些波折,但还是在年前定了下来。
安鸿羽亲自进宫向霍翎报讯,霍翎笑道:“哀家没见过安三郎,不过观安家的门风,就知道定是个极好的人,与我那表妹是极相配的。”
命人拟了一道懿旨,给两个年轻人赐婚,让这桩婚事更体面些。
因为安三郎在燕北有职务,所以一直到两个年轻人成亲,霍翎也没能见到安三郎和方岚芸。
不过霍翎还是命人给方岚芸准备了一份丰厚的添妆礼。
大穆北边部落的反抗,终于是慢慢被镇压下去。随着敌烈部和乌古部这两个大部落相继投降,那些闻风而动的小部落也都不敢再闹腾。再加上燕北的战事已经平息,天狩二年三月,宋叙返回京师,第一时间去见霍翎,向霍翎复命。
霍翎最近并不住在皇宫里。
过年那段时间季衔山受了些风寒,等季衔山身体好转后,霍翎就带他来西郊别院住了一段时间。
西郊别院和凤仪宫一样种满了垂丝海棠。一阵春风吹过,满院红白相间的花朵摇曳生姿。
宋叙在宫人的引领下穿越海棠花海,来到别院西侧的马场。
远远地,宋叙就听到骏马跑动的声音,以及宫人们欢呼的声音。
比声音更快的,是那飞驰而过的骏马。
不知马背上的人是不是扫见了他的身影,右手缠绕,拽紧缰绳,竟是恰好停在了他的身前。
霍翎穿着一身湖蓝色骑装,身上没有佩戴任何饰品,长发只用一根发带扎成马尾。她在马背上,居高临下俯视着宋叙,阳光从她身后投落,落下大片阴影,将宋叙整个人覆盖了大半。
宋叙不敢直视霍翎,眼眸垂落,俯身行礼:“许久不见娘娘,娘娘的风姿更胜往昔了。”
霍翎似是笑了一下:“宋大人倒是清减了不少。不过你低着头,哀家瞧不真切。”
宋叙微怔,一时间也不知是该抬头好,还是保持现状好。
霍翎这回终于是忍不住笑出声来:“你应该会骑马吧。”
“会。”
“那让人给你牵一匹马来。你来得有些早,扰了我骑马的兴致,就随我在马场里到处转转吧。”
马匹很快被人送了过来,宋叙翻身上马,略落后霍翎半个身位。
霍翎道:“大穆那边的内乱早就平息了,哀家原以为你会在年前就返回京师,没曾想竟耽搁到了年后。”
宋叙道:“敌烈部和乌古部确实是在年前就投降了,但微臣以前一直无缘踏足羌戎王庭,也没有在燕西游历过,就想着在那里多待一段时间,到处走一走,看一看,还顺便在州学上了几堂课。”
霍翎眉梢微挑:“你觉得州学办得怎么样?”
宋叙肯定道:“办得极好。州学才办了三年,羌戎王庭里已经有不少年轻贵族在说汉话,写汉字,仰慕汉人文化了。
“移风易俗非一时之事,先帝和娘娘对燕西、对羌戎布局之深远,已经可见成效。”
霍翎问:“那你觉得要过多久,才能到收获的时候?”
宋叙斟酌片刻,给了个中规中矩的答案:“再过十来年,等一代新人换旧人,应该就到娘娘收获的时候了。”
霍翎又挑了几个问题来询问,宋叙都一一认真作答。
因为不是正式场合的君臣对奏,霍翎也没有表现得太严肃,听着听着,就感慨出声:“文尚书那古板方正的性子,竟也能教出宋大人这样的学生。”
宋叙苦笑:“……老师性情素来如此。”
霍翎扫了他一眼,笃定道:“看来他在你面前,没少抱怨我。”
宋叙表情都木了,不知道该如何接这话。
霍翎话锋一转:“这倒无妨,我如今也在你面前抱怨他,就算是扯平了吧。”
宋叙觉得,太后娘娘当真是风趣极了。
不仅风趣——
宋叙提着一盒温热的海棠花酥,穿过成片海棠花海离开时,忍不住思忖起来:丁景焕那家伙是不是把自己嗜甜的事情告诉娘娘了,不然娘娘怎么总喜欢给自己赏赐御膳房的点心?
宋叙回到文府,还没来得及和文盛安说上几句话,太后的赏赐和晋升的旨意就一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