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武试】
这天下英才,不敢说多如繁星,也绝不在少数。但能够入霍翎眼,又能为她所用的,不过寥寥。
对宋叙的安排,只是霍翎闲来一笔。眼下,她还有其它心事。
霍翎对朝政的认知,有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先帝。
先帝在位时,一直着手削弱勋贵,打压世家,提拔寒门。
霍翎任皇后期间,也一直在配合先帝做这些事情。
等到先帝驾崩后,朝廷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危机,霍翎最先要做的就是稳定朝政,让政权平稳过渡,不要产生更多动荡。
所以这两年时间里,霍翎基本都是沿用了景元朝的政策,没有做太大改动。
就连朝臣,除了她提拔起来的一批心腹,其余的都是景元朝就已经崭露头角。
随着燕北战事告一段落,朝廷也从先帝驾崩的阴影里慢慢走了出来,霍翎自然也有意推行一些新的政策。
自从端王府和柳国公府倒台后,勋贵的声势就不如以往了。
世家在朝堂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以她如今的威望,直接和世家冲突并非明智之举。
想要一点点磨去世家的羽翼,还是得着眼于提拔一批寒门出身的官员。
就在霍翎琢磨该以什么方式提拔寒门官员时,她收到了安鸿羽的折子。
安鸿羽是个闲不住的人,在燕北吃了几十年风沙,骤然回到京师这富贵繁华地,他颇不适应。
等伤势略有好转,他就去了辉武阁和周嘉慕作伴。
周嘉慕的资历远远不如安鸿羽,但一来,安鸿羽得过霍翎的吩咐;二来,周嘉慕是有真才实学的。
两人相处颇为融洽,经常在一起讨论兵事,切磋推演。
安鸿羽也在讨论的过程中,慢慢复盘了自己这些年领兵打仗的经验,最后花了点儿功夫,将他的经验都写进了折子里。
霍翎收到折子后,反复看了好几遍。
原本困扰她多时的问题,倒是有了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
周嘉慕收到霍翎传召时,正在练武场里活动筋骨。
他不敢耽搁,回屋简单擦洗一番,又换了身干净整洁的衣服,这才急急忙忙随崔弘益进宫。
霍翎已经从西郊搬回了皇宫。
寿宁宫里的垂丝海棠也到了花期,红白相间,轻盈飘逸。
宫人伺候霍翎起身时,特意给霍翎选了一条应景的长裙。她的长发也只是用一根发簪随意挽起,散在耳后。手腕素净,没有佩戴镯子,只在耳际戴了一对粉珍珠。
反倒是立在她身后的宫人内侍,再到周嘉慕自己,都是一丝不苟,穿戴着符合自己品阶、身份的服饰。
两人是旧相识,霍翎倒也不急着一上来就说正事:“在辉武阁待得怎么样?”
说到这个,周嘉慕高兴道:“以前在燕西驻守时,既没有太多时间,也没有太多精力去翻看兵书,整理自己所得。辉武阁里收录有历代兵书,这两年里我翻看了不少,感觉整个人都沉淀了下来。”
霍翎观其神色,并无太多勉强,可见说的是心里话。
辉武阁大学生是个闲职,如果让一个骨子里追求安逸的人在那里待两年,说不定人就要废掉了。
但对于周嘉慕这种心心念念回到战场的人来说,辉武阁的经历,反倒成为了一种锤炼和沉淀。
也许等周嘉慕重新回到战场后,他整个人会有一种全新的蜕变。
霍翎笑了一下,只道:“你觉得有收获就好。知道我寻你过来,所为何事吗?”
在来的路上,周嘉慕也有了一些猜想:“是因为安将军的那道折子吗?”
霍翎问:“你看过了?”
周嘉慕摇头,表示自己没看过折子,只是安鸿羽与他沟通过,也就一些事情征询过他的看法和建议。
霍翎指尖轻点,将手边的折子推至周嘉慕面前,让他先看看。
安鸿羽在折子里说了不少大燕军中存在的问题。
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优秀的中层将领不够多。
大燕承平多年,没有多少仗可打。
这当然是好事,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限制了很多没有家世、没有背景的将领的出头和晋升。
燕北已经算是打仗比较多的地方了,但在燕北军里,依旧有大半中层将领都是出身将门或勋贵,本身没有打过什么仗,只是因为有好的出身,就顺利在军中谋得高位。
安鸿羽并不是看不起这些将门勋贵子弟,里面也确实出过一些不错的人物。
但更多的,还是才不配位。
越往上走,位置就越少。
这些人占据高位以后,底下出色的苗子想要冒头,就会变得更困难。
……
要不是场合不对,周嘉慕一定得为安鸿羽的折子叫几声好。
他只觉得安鸿羽说出了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