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如同一条璀璨的火龙,盘旋在长安城中。(第3/4页)
好在开工之前,雁来就召集众人开会,宣布了新的工作条例,比如对于接触到的奏折文书要保密、废除收润笔的陋习等等。
再说她也不觉得这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所以见李绛这样,她就笑道,“想说什么就说吧。”
李绛就问了,“殿下不做批复?”
他问的当然不是这个奏折,而是雁来的态度,因为批复之后,这本奏折就会被送到中书门下,里面的内容自然也就不再是秘密。
朝臣们要试探雁来的想法,但同样,雁来也需要试探朝臣们的想法。
雁来摇头,“一个投机者罢了。”
并不是说这样不好,在这个时代,像他这样不能靠科举出头的人,能够抓住机会并且做出成绩,并不容易。
只是这样的人往往过于灵活,而且赌性很重,所以这份奏折说明不了什么。
李绛听懂了。
而雁来给他的这个回答,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表态——她不批复,只是因为这份奏折并不能代表大多数朝臣的态度,所以她在等,等所有人的态度统一的那一天。
李绛在自己身后的架子上,腾出了一个单独的格子来存放这封奏折。
雁来下班是注意到了那个空出来的格子。
她并没有走过去看,但是看到上面只摆放着孤零零的一份奏折,她心里便隐隐有了猜测。
这段时间发生的事,让雁来感受到了一种奇妙的氛围。
有一种很多人伸手在后面推她的感觉。
不,这么说也不确切,那是一种更加柔和的感觉,非要说的话,有点像是在河里游泳的时候,水流从后面冲刷过来,无需耗费太多力气就能被推着前进。
但是现在的水流还不够大、不够快,所以也不够推着她抵达目的地。
幸好雁来的耐心很足。
……
尽管朝堂上下的注意力都不可避免地被吸引到这件事情上,但雁来知晓时机未到,当然不会将精力浪费在这种事情上,干脆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进。
她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呢。
第一件,自然就是开启新活动,在吐蕃方面反应过来,让玩家用大唐的轻工业产品去占据吐蕃市场、拉拢吐蕃人心。
这个活动雁来早有打算,之所以一直没有开启,是因为在那之前,她还要做另一件事。
那就是在煤矿产区开启复活点。
这样才能方便玩家过去挖矿、建厂,并且以能源为基础,迅速搭建起一条完善的生产线。
之前放假的那几天,在长安城里搅动起无数风云的雁来,大部分时间其实都在忙这个。
提起煤矿,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山西,实际上内蒙、山西、辽宁一带确实是国内煤炭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区域,但是距离吐蕃太远了,运输是个大问题。
好在这些也用不着雁来操心,郝主任她们拿着现实里的资源分布图,很快就替她选好了几处距离两国边境不远、开采难度低、储量也暂时够用的煤矿。
而雁来要做的,就是赶路、开复活点。
所以在顶着夏季的炎炎烈日赶路之后,雁来又解锁了在冬天顶风冒雪赶路的新成就。
好在她之前日拱一卒的基础还在,整条国境线上都留下过她的足迹,使得这一回的任务难度降低了很多。
所以现在,雁来在修改张云敏拿过来的更新公告,然后就可以正式开启活动了。
为了让玩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件事上,她还要给同时开启的修建凌烟阁的大型任务加上限制。
考虑过后,雁来干脆将它设置成了周常任务,每周抽一天来完成就行。反正这事不急,李吉甫那边排定名单、征集英烈后人、找人画像,也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尽管雁来已经习惯了在零点更新,在线的玩家并不多,但新的更新公告,还是立刻就在论坛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终于要对吐蕃下手了吗?
——只是做生意而已,又不打仗,算什么下手?
——做生意就不算打仗了吗?贸易战听说过吗?没有硝烟的战争知不知道?
——这是要用现代工业产品去碾压吐蕃啊,飞龙骑脸,毫无悬念。
——我感觉大佬们应该早就收到消息了,传送过来一眼就看到了五哥家的工坊,还以为我没睡醒,点错回了龟兹- -
——废话嘛,大佬们不提前过去开工坊,建生产线,我们卖毛?
——组队挖矿3=2速来!
——挖矿还需要组队吗(黑人问号.jpg
——别看不起挖矿啊!这种重体力活才是最需要协同合作的好吗?不管是开采还是搬运,一个人哪有队伍有效率。
——还聊呢?赶紧来挖矿啊,现在挖的都是露天矿,轻松多了,来晚了就得进矿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