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9/10页)

会议室里的林萃似乎在生气,无论蔺达怎么上蹿下跳、鞠躬作揖,她始终别着头不看他,不知蔺达说了什么,她突然站起身,扬起手一巴掌扇在蔺达左脸上。蔺达条件反射地看向玻璃墙外,正对上一脸惊愕愣在那里的谢晓丹。他慌张地站起身,走到玻璃墙边拉下百叶窗。谢晓丹觉得那眼神里有紧张有愤怒,似乎还有委屈。

接下来半小时,会议室传出激烈的争吵,外间办公室的人都默契地放低声音,八卦地偷听时不时从不隔音的会议室里飘出的诸如“骗子,小白脸,疯了,搞死你”这样的关键词。再往后,声音逐渐低了下去,里面说什么做什么都听不到,大家自然也就失去了兴趣。除了谢晓丹,大约没人再关注那间会议室的动静。整整两个小时后,林萃才垮着脸离开。谢晓丹迫不及待地推门走进会议室,蔺达正双手交叉地撑在脑门前,看起来很疲惫。

“刚才没事吧?”晓丹问他。

蔺达发了会儿呆才说:“这个女人不正常。”

“她来跟你谈融资的事儿?”

蔺达看了看谢晓丹:“不全是工作的事儿……都怪我当初不该招(惹)她。”

谢晓丹一愣,没想到蔺达会这样坦诚,她反倒不知该说什么。的确,自己也并不是他名正言顺的女朋友。“活该,你说你每天那么忙,怎么还有这么多闲工夫不务正业!现在工作的事儿也耽误了吧!”晓丹心里到底是有些不痛快的。

“当初我也不全是为我自己啊!她总上赶着,我要一点面子不给,她肯定看都不会看咱们公司!”蔺达愤怒地踹了脚凳子,“女人怎么都这么不理性,床上的事儿和桌上的事儿永远分不清……我说这话不包括你啊,你跟她们不一样,你比她们成熟,我们才是真正志同道合的人。”

谢晓丹有点困惑地看着蔺达无辜又清澈的眼睛,竟然词穷。他是真的这样以为:志同道合的同志之间,彼此相爱,彼此支持,可以一起创业,一起玩耍,一起奋斗,一起做爱……除此之外,只有一件事是高尚的,那就是理想,理想是去纳斯达克敲钟,为了理想,可以牺牲小我的一切。

没等她真正理解这个从CBD到中关村一百八十度逆转的世界观,很快,牺牲小我的考验也落到了谢晓丹同志头上。

林萃把蔺达在床上不忠不睦的行为,上升到了人格层面,包装成另外一个故事散布到大半个投资圈,意思是要绝了云达融资的路。按说她一个VP,不至于掀起什么波澜,哪晓得正赶上四季投资和一家老对头基金掐架,被人家雇的记者把这件事抓了典型,连根拔起,铺天盖地,闹得满城风雨,林萃最终被辞退,蔺达和他的云达公司,一夜之间也从创业先锋沦为了圈子里的笑柄。

要说过去很多投资人看好蔺达,也不能说人家判断失误。在这样巨大的压力面前,创业公司CEO最该具备的品质——脸皮厚心理素质好,就在蔺达身上充分显现出来。他每天泰然自若地该上班就上班,该social(社交)就social,开会的时候还和同事们自黑:能在桌上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在床上解决,否则赔了夫人又折兵,我可是有深刻教训的!

钱当然要继续融,创业公司CEO无非三件事:找人、找钱、找方向。为了迅速在市场上形成规模,俗称“跑马圈地”,云达公司上一轮刚融到的2000万已经花得差不多了,这点钱扔进中国这个13亿人的大市场,连点小浪花都没激起来。对外,他疯狂地约投资人,有时一天要见四五拨,演话剧一样兴致盎然地一遍遍重复着同样的话;对内,他的耐心逐渐消磨殆尽,不断地调整KPI考核标准,不断地尝试新方向,且美其名曰——拥抱变化!会议室里越来越频繁地传出他的咆哮声,没人知道他到底要什么,好像他自己也说不清。

谢晓丹最近有点绕着他走,林萃的事儿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她越来越茫然,越来越不自信,过去十年的工作经历,谢晓丹的执行力一直无可置疑,可让她根据公司总体战略设定市场营销目标,自己分解任务,再设定KPI管理团队,还要跟着老板的节奏随时掉转船头作出调整,这些工作都是谢晓丹从未涉足的领域。她每天像无头苍蝇一般,东闯西撞,马力全开,却并没有什么成效。而蔺达,从来不要听过程,只要结果。每周例会,还没等谢晓丹开口解释,一看到那红色的未完成目标,蔺达的烦躁和嫌恶瞬间就会写满一脸,藏都藏不住。他们俩已经两三个月没有上过床了,谢晓丹一直空窗,蔺达是在哪里解决的,在重如磐石的工作压力面前,她也根本无心猜想。

6月的一个下午,谢晓丹满身大汗地从外边跑业务回来,一进办公室,就看到蔺达和几个同事正陪着个投资人参观公司,蔺达还是那样充满理想,热情四射,好像完全不记得早上例会时,财务才说公司账上的钱维持基本运营也就只够六个月了。谢晓丹一低头想躲过去,突然觉得那个投资人的声音有些耳熟,定睛一看,那对剑眉凤眼也正望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