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10/11页)

谢晓丹下意识地用手指翻动桌面上那三页合同,其实一个字也没有看进去。这就是最终的结果了,她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却忍不住想,当年和小白领丁之潭分手时,他好歹还给了自己10万块,那还是几年前,也没让她签过什么奇怪的东西,算上通货膨胀,富豪黎光搬出职业律师,开出的价竟比丁之潭还低。真是越有钱越算计!可是,也不能拿丁之潭给出的数去说事儿,否则岂不是让这个刘律师认定自己是感情诈骗的惯犯了嘛。谢晓丹很不甘心,却也想不出对策,刘律师看她不语,便笑盈盈地问道:“对了,杜文强今天在所里吗?好久没见他了,我们俩本科是同班同学,当年一起追过女同学的,哈哈,他要在所里,我一会儿上去给他个惊喜。”

杜文强是金达律师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走在那层楼里的人,谁都要看他脸色行事,谢晓丹一愣,突然明白刘律师那句“不念旧情,还要念未来”是什么意思了。她的脑袋越来越乱,只听到刘律师接着说:“说起来这个世界真是小,我跟金达很有缘呢。你们行政部门,原来有个行政总监,Samantha吴,应该和你共过事吧?我在加拿大的房子,离他们家不远,也算是邻居,两家人经常一起聚。下次她回国,我约上她咱们一起吃个饭,她还挺怀念在金达工作的日子呢,现在在家当全职太太,没事做,整天闷得发慌,哈哈。”

谢晓丹的心脏越绷越紧,她当然明白看起来和蔼慈祥的刘律师肯定不是闲得无聊才和她唠家常。在刘律师的眼里,她不过就是他们的好朋友黎光遇到的一件麻烦事,是个来路不明没有廉耻的小捞女。他们那个圈子,他们那个阶级,资源丰富神通广大,维护统一的尊严,保持格局的稳定,是大家共同的任务,想要拉黑你不过是一眨眼的事儿。但是他们心存善良,人品高尚,所以只是点到为止,只要你闭嘴消失,大家也可以相安无事。

很遗憾,他们所有的预判都是对的。北漂谢晓丹,没有任何实力敢和他们去玩鸡蛋碰石头的游戏。何况,最根本的劣势在于,已经要过男人两次分手费的谢晓丹,也经常在午夜时分质问自己:你到底算是个什么女人?

那一年夏末秋初,谢晓丹和黎光的恋情拉上了帷幕。初见曾如春光般灿烂,分手亦如秋霜般萧瑟。谢晓丹独自过完了三十岁生日,人生又开始了新的迷茫。经过黎光,似乎再难有人能入得了自己的眼。可惜岁月不饶人,鱼尾纹渐长,法令纹渐松,真应了那帮不怀好意的男人的话,她最有价值的核心资产,正在加速折旧。到底还是得找个人嫁了,自己又不像是表妹陈青,正在财务自由进而人格自由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谢晓丹把塔罗牌铺了一沙发,是该收心反思,改邪归正,降低标准,积极相亲,回归到一个大龄剩女的正常生活?还是,彻底解放思想,不以结婚为目标,只以物质为坐标,容颜既然加速折旧,那就让它快速变现,别在乎别人怎么说,也别在乎自己怎么疼?

还没等谢晓丹想明白下一步的选择,陈青家已经闹开了锅,当然,还是为了房子。自从小姨每天奔波于北京的各个楼盘,买房的愿望就像信仰一样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不过,或许是听了田蓉的建议,她不再以结婚就一定要有婚房为理由,而是换了个投资保值增值的角度去劝说女儿女婿。这一招果然好使,高畅和他的父母很快被说服了,大概多少也觉得就这么裸婚有点对不起女方,于是很痛快地提出方案:支持买房,首付款他们出六成,亲家出四成,房贷小两口自己还。小姨算了算,北京城里随便一套像点样的房如今也要三百来万,三成首付款,差不多100万,亲家出60万,自己出40万,相差的20万完全不能彰显他们养育了这么一个好女儿的功劳,更不足以让儿媳妇受尽十月怀胎之苦,生出来的孩子还姓高。但好歹,也是亲家的一片诚意。小姨左思右想,反正证都领了,也没什么谈判筹码,一咬牙,一跺脚,40万出就出吧,横竖是为了女儿。谁想到,小姨刚刚吐口,陈青却跳出来坚决反对。她说背那么多房贷,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自己公司里好几个老外同事,都租房住,也没见人家活得比谁不痛快!

陈青的倔强,小姨一点办法也没有,她求外甥女谢晓丹去劝劝闺女,晓丹心想:陈青那么自信又有主见的人生赢家,怎么会听我这个loser(败犬)的,但到底还是约了表妹去东三环边上的椰子鸡火锅喝汤涮菜。席间,姐俩儿并没有谈多少“房事”,话题却绕不开地说到了情事。谢晓丹和黎光的事,陈青算是为数不多的知情人,听说他们分开了,自然也要陪着姐姐唏嘘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