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17/23页)

葛树城班的工号是第49号和第50号,他们固定在这两个号位上干活,负责替停在这个机位上的某两架B-29加油装弹,这天停在49号的,正是“玛拉·莱斯特”号。葛树城班连他这个上士班长在内,总共有11个人。夕阳的余晖还没有散尽,他和他的十名机械兵就挤在敞篷美式小吉普上,向停机坪的第49号停机位赶去。远远地,就看见机身两边平躺着许多近一人高的大炸弹,旁边还堆放着好些弹药箱。上尉翻译官杨国雄和一名B-29飞机的美军机械师,已经站在机翼下等他们了。

杨国雄把葛树城向美军少尉怀特作了介绍,二人互敬了军礼。之后,杨国雄说,你们今天是首次为超堡机加油装弹,怀特少尉将亲自为你们作操作示范。此后,就由怀特少尉边讲解边操作,杨国雄及时地把它的英语翻成中国话。

杨国雄今晚精神亢奋。他杨国雄是有仇必报的铁血汉子,既然美国鬼子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无耻地勾引他的女人,就可别怪他抛出杀手锏了。他现在已经无所顾忌,一门心思要为大日本帝国效忠了。之前,他已经发送了两份很有价值的情报,一份是整个机场的平面布局图,一份是美军先头部队进驻的文字情报。机场布局图是他应山田樱子的要求,开着小吉普路勘后,用手绘制的,图中还特别标明了露天油池的位置。岂料,第一次轰炸才派了3架战斗机过来,根本无法重创新津机场,他心里直骂陆军航空兵那帮人是饭桶。可是他哪里知道,他的大日本帝国由于野心太大,战线实在是拖得太长了,太平洋战场跟美军的决战打成了胶着状态,而中国战场又正在进行着以打通大陆交通线为目标的“一号作战”计划,他的帝国穷于应付,捉襟见肘,根本派不出多余的飞机来了。

今天中午,美军第20航空队司令官肯尼斯·乌尔夫准将率领司令部及其下属的第58轰炸机联队进驻新津机场,这又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情报。在中午的欢迎宴会上,杨国雄就猜测过,最近一两天他就极有可能以翻译官的身份登上B-29。但他没料到幸运会来得如此之快,下午3点钟他们就接到了晚上7时登机担任翻译工作的命令。帝国陆军情报处梦寐以求的关于B-29的详细情报,今晚就将由他山田大雄获得,这一想法弄得他极有成就感。所以,他跟在怀特少尉身后,眼、耳、口并用,大脑在骨碌碌地高速运转,把他所闻所观的信息全都复制在了大脑的屏幕上。

怀特少尉走近机翼右边的飞机腹部,他伸一只手进去把里面的开关一按,弹舱门就呜呜呜地自动打开并且收进舱里了。杨国雄、葛树城和他的兵们都感到惊奇,情绪开始活跃了。

怀特说,整个操作规程,必须是先把炸弹装好,再为机关枪和机关炮上子弹炮弹,最后才把汽油加满。我下面就来讲,怎样为B-29装炸弹。每颗炸弹重230公斤,每架飞机要装弹30个。首先,要把一颗颗炸弹用手摇上弹机吊升到位。必须要有一个人摇手柄,两个人将慢慢上升的炸弹扶着,把它吊到机腹内的弹架上,以卧式安装到位。请注意,这时的炸弹还是个哑弹,接下来还必须装传爆管。杨国雄忙补充说,就是我们俗称的引信。

怀特请大家跟他一起钻进炸弹舱。他把舱门口的一个开关一按,固定在舱顶上的电灯亮了,舱内顿时照得雪亮。然后,他爬进弹舱里的操作台上站好,居高临下地说,我们先要拧开弹头上的折尾子,取出传爆管。怀特边说边操作,从弹头里取出一根约30厘米长的管子,扬了扬说,这就是传爆管,管子底部有一根撞针,现在需要在撞针前面安装一根雷管,雷管前有一盘由保险针固定的弹簧。一颗炸弹的传爆管有两根,分别装在弹头和弹尾里面。

怀特说,装好传爆管后,要将弹头和弹尾传爆管的保险针拉绳分别钩在弹架上。投弹时,坠落的炸弹挣脱钩死在弹架上的保险针,在炸弹迅速坠落的过程中,弹头的折尾子和弹尾的风尾翼在疾风中飞速旋转,使保险装置脱落,这就释放了原本固定在传爆管里的弹簧,于是一撞即爆。

怀特一脸严肃地说,干这个活儿必须小心翼翼,一点都不敢大意。绝对不允许装了雷管的传爆管掉到地上,不然的话,砰!他夸张地做了个手势说,就会引起大爆炸!

杨国雄和众人一惊。葛树城赶紧肃穆地点点头说,我明白。

怀特下到地面上,又强调说,规定每五个炸弹为一组,必须是等上一组在弹舱里固定并将保险针别牢之后,才能接着装下一组。炸弹舱一共有两个,这是后弹舱,机翼前面还有一个前弹舱,每个弹舱可以装三组15颗炸弹。

葛树城想,绝不能让这个老外轻视他们这些中国军人,就将胸脯一挺,脚跟啪地一靠,边敬军礼,边庄重地说,请怀特少尉放心,我们坚决按操作规程来做,保证绝不会出一点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