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人真心剿匪,有人假意销烟(第22/26页)
古立德也曾想过审一审张祖仁,转而一想,张祖仁是洪江最大的鸦片商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罪大恶极,民愤极大,根本不需要审。再说,自己禁烟,就是要采取雷霆之势,打出影响,打出威风。如果把其他一些事情牵进来,那就扯不清了。
离开汛把总署,古立德又赶去了沅江边的演武场。洪江这地方,在两水汇会处,土地十分珍贵,很难有大片土地。只有这一处,离洪江城有几里路远,又临江边,所以有一块大场所,被辟为汛兵的演武场。此次销烟,古立德选中了这个地方,他要在这里挖一个大坑,十五丈长,三丈宽,两丈深。这样一个工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关键是明天就得要,今天下午才正式开工。
古立德说这件事的时候,胡不来和王顺清都说,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完成。
古立德说:“为什么不可能完成?世上没有完不成的事。你们可以多找些人,轮班挖,每一个时辰换一次班,昼夜不停。工价也可以给他们开高一些,反正是一天嘛,就给他们十倍的价,又能有多少?我们这次禁烟,收缴的财物不少,从那些赃物里面拿出一部分,也算羊毛出在羊身上。”
有了古大人这句话,两人都觉得事情好办了。哪里需要十倍的价?十倍的价是报给古立德的,给那些人,只要两倍的价就可以了。
古立德特意赶到这里,是要看一看工程的进度。为了表示重视,古立德还拿起锨,陪着民工们干了一阵。
县太爷亲自干这种苦力活儿,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民工们都感激这个清官大老爷,干劲真正是倍增。
从工地回来,古立德又亲自审定布告。那时候没有印刷机,所有布告,都得人工抄写。这类事原本是师爷的事,可此次时间太紧,要抄写的布告又多,古立德竟然亲自拿起笔,抄了十几份。抄好之后,又分派给汛兵巡检,在洪江城里四处张贴。古立德本人也贴了两份,一份贴在汛把总署门前,一份贴在巡检司。
听说古大人要销烟,整个洪江城轰动了,一大早,人们早早吃过早餐,全都跑到演武场来看热闹。太阳才刚刚升起,演武场上已经围满了人。虽然才刚刚进入四月,南方的太阳就显示了威力。早晨出门时,天气尚凉,人们穿的衣服多,到了中午,就已经浑身燥热。大水池四周,早已经由汛兵把守,寻常人等,只能在划定的圈外观望,不准近前。大坑的南边,搭了一个临时的台子,高一丈,长三丈。台子没有上盖,裸露着。台子正中,有一根大柱,柱子上挂了一面大旗,旗上写着两个字:销烟。台子前端,还挂了一条横幅,上面的字,是古立德昨晚亲自写的:烟毒猛如虎,误国害民,必除之而后快。
到了规定时间,胡不来先上台主持,第一项,请古大人、王大人、章大人、杨塘长等上台。
太阳实在太大了,古立德等上台的时候,有一名汛兵替古立德撑着油纸伞。古立德站到台上,往下面一看,周边全是人头,别说是打伞,连戴草帽的都少。自己独自撑着伞,还是由一名汛兵撑着,太引人注目。古立德转过身,对那名汛兵说:“好了,你下去吧。”
汛兵离开,古立德便在太阳底下站着。那大太阳晒得他发晕,不一会儿,全身就汗湿了。也正是如此,古立德在民间,便有了很好的政声,以至于后来多少年,洪江都传颂着有关古立德的故事。比如亲自挖坑,比如大太阳下面,和民众一样不打伞不戴帽。
胡不来宣布销烟仪式开始,第一项,把贩卖鸦片、开办烟馆、吸食鸦片的罪人张祖仁、刘国忠、严律在、朱正芳、赵伟鸣、邵建新、吉永津、罗正华、周三发、余成仓、杜四喜、雷天押上来。
话音落,汛兵们押着一介人犯,走到台前。每个人犯均被五花大绑,背上插着竹签,写着他们的罪名。有贩卖鸦片的,有开烟馆的,有吸食鸦片的。
这些人站好之后,胡不来请古大人讲话。
那时候没有扩音器,连电喇叭都没有,只有一种不带电器的喇叭筒。古立德接过,开始演讲。他说:“鸦片烟者,产自外洋,流毒中土,买食之人,破身家,伤性命,犯法律。奸淫盗贼之事,可以由此而生;少壮老弱之人,可以由此而死;富厚豪华之家,可以由此而穷;聪明英俊之子弟,可以由此而愚不肖;家居美食安坐之人,可以由此而枷杖,可以由此而绞候、徙流;至于伤风败俗,败坏伦常,害在人心,更有不可言者……鸦片一日未绝,国无宁日,民无宁日。本官今天在此宣布,只要本官执掌黔阳,就绝对不允许有鸦片存在!本官郑重请求黔阳全县的父老乡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