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妄动无明 玄功消一旦安排有道 衣钵得真传(第6/8页)
黄石道人走到洞冥子身边,只见洞冥子仍是盘膝趺坐,姿势未改。黄石道人轻触他的身体,洞冥子应手跌下,满头白发,簌簌掉落,身躯也似缩小了许多,道袍亦显得宽大松弛。在这片刻之时,他死后竟变成了个干枯的小老头儿,见此情形,阖座惊异!
原来内功练得最高境界,确有一种驻颜之术,但有道之人,不在乎外貌的衰老与俊朗,大多数人不愿分神练这种驻颜术,像冒川生就是。吕四娘是在年青的时候,就得易兰珠授以“潜精内现”之法,其后内功精进,不须着意,便得永葆青春。洞冥子却是走入魔道,用邪派的由外而内的玄功保持不老,所以一到精力涣散,立刻便露出他本来寿数的衰老之貌,而且气血耗尽,身体也便干枯,在深通武学之士看来,这现象是毫不足异。但洞冥子之猝然而死,即连吕四娘亦尚有所未明。
黄石道人脱下道袍,将洞冥子的遗体裹好,向金光寺的主持金光长老稽首说道:“还要借贵寺的法坛一用。”金光长老合十说道:“老衲也该替洞冥道友送行。”法坛与大殿毗连,内中设有火葬的场所,原来黄石道人以带着尸体上路不便,故此拟将洞冥子火化,将他的骨灰带回昆仑山安葬。吕四娘冒川生金光长老带了唐经天冰川天女雷震子诸人都去观礼。
火光中洞冥子的遗体渐渐焚化,金光长老合十主礼,道:“咄,妄念贪嗔一火烧,四大皆空相!”冒川生道:“四娘,我本来想迟几天才走,你既然提早来了,我也该提早去了。”吕四娘道:“迟去早去,都是一样。你的衣钵传人觅好了么?”冰川天女心中一凛,正在琢磨伯伯与吕四娘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只见吕四娘如有所悟,已是笑道:“她的达摩剑法已尽得武当真传,还添了不少新的变化,你几时收的女弟子,怎么我一点也不知道。”冒川生道:“冰娥,你来见过吕大侠,以后多听她指点。”笑对吕四娘道:“冰娥是我的侄女,舍弟浪游异国,飘泊终生,有了此女,死也可以瞑目了。”冰川天女再施礼参见了吕四娘,吕四娘摸她的头顶道:“有此佳儿,你也可以去得安心了。”雷震子听得大为奇怪,心道:“师祖在金光寺住得好好的,他一大把年纪,正宜在此享乐天年,他还要到哪里去?”
说话之时,洞冥子的遗体已焚化净尽,火光中升起袅袅的黑烟,隐隐有股腥味。吕四娘面有异容,忽道:“原来是这样,这倒出乎我的意料呢。”冒川生道:“四娘看出什么来了?”吕四娘回首问唐经天道:“适才与洞冥子交手的那小伙子是谁?”唐经天道:“他名叫金世遗,江湖上人称毒手疯丐,行事可有点邪气。”吕四娘道:“是邪?非邪?非邪?是邪?现在也还难说呢。他的师父是我至交,当年就是由邪归正的。”唐经天直到现在还未知道金世遗的来历,急忙问道:“他的师父是谁?”吕四娘道:“我见了他身法已自起疑,而今见了他在洞冥子体内的毒针化成的黑气,他的师父必定是毒龙尊者了。”唐经天和雷震子都不禁惊诧失声。他们熟知武林掌故,当然知道毒龙尊者是前辈高手中的第一个怪人。
吕四娘缓缓说道:“我正奇怪洞冥道友何以挡不住我轻轻一拂,原来他是中毒已深,把全身精力都凝于一处,拼死一击,被我的真力拂散,毒气反攻心脏,所以一下子便死了。”雷震子诸人听了,都是吃一大惊,金世遗的暗器奇毒无比,那已是骇人听闻;吕四娘轻轻一拂,就能将洞冥子毕生功力之所聚的掌力一举击散,那更是闻所未闻的绝顶武功!
吕四娘双指一弹,秀眉一蹙,忽地叹口气道:“可惜,可惜!”又看了唐经天一眼道:“金世遗也是后辈中有数的人物,你与他交情如何?”唐经天实是对金世遗毫无好感,坦直答道:“我对他只有怜才之念,对他的行径可不敢恭维。”吕四娘道:“那就行了。世人皆曰杀,吾意独怜才。何况金世遗还没有到可杀的地步。当年我救他师父毒龙尊者之时,连我的师兄甘凤池都不同意,后来大家还是认为我做得对了。”唐经天心头一动,问道:“是不是金世遗有甚灾难,弟子可有能尽力之处么?”吕四娘微笑道:“待咱们办了冒老师的大事,我再与你细说。”唐经天心中暗暗纳闷,想道:“金世遗虽然中了洞冥子一抓,但所伤非重,以他的内功,尽可自疗,吕四娘的口气何以说得如此严重?”
转眼之间洞冥子的遗体已焚化净尽,黄石道人将他的骨灰装进一个玉坛,自向昆仑山去。冒川生将他送出寺门,再回大殿。
大殿中各派弟子恭立迎候,静待冒川生再主持“结缘盛会”。冒川生登坛将未讲完的易筋经奥义说了一遍,端坐坛上,缓缓说道:“老朽德薄能鲜,承各派同道不弃,推我主持盛会,三度结缘,实在惭愧之极。三度结缘之中,我眼见新人辈出,武学昌明,一代胜于一代,我在大惭愧中也有大喜悦。今次结缘盛会,就到此为止了。”依往次之会,冒川生的结缘盛会最少也有半月之久,而今只不过一日,冒川生便说结束。合座都是大为惊奇,有人正待发问,冒川生双手一按,又缓缓说道:“各派武功都各有擅场,各位也都是一时俊彦,武学之道,一理通百理融,我今次所讲的易筋经奥义,乃是内功修持的基本功夫,各位以本派功夫参融此理,回去向本门长老请益,也就不必老朽再哓舌了。今次多谢诸位前来,老朽倒是有点私事,要请诸位作个见证。”顿了一顿,道:“冰娥,你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