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信得 月山梅枝(第7/8页)



  紫藤花开在旺期,一串串悬挂下来,密密簇簇覆盖窗前凉棚。吹拂而过的夜风包裹浓郁芳香。贞谅换上一条布拉吉,粉白底色上有燕子鸟翼穿梭,头发盘髻,插一朵白色月季。这一顿晚饭,持续三个多小时。饮酒,聊天,不时欢笑。她们的生活颠沛流离,也与世隔绝。不知为何,这个种树的男子进人,丝毫不费力曲折,也没有猜测疑虑。

  吃完甜点,开始喝热茶。长餐桌上碗盏杯盘谁也顾不上收拾。琴药与贞谅酒量好,开到第三瓶酒。贞谅微醒,一直笑意盈盈,头上花朵已颓,摇摇欲坠。餐桌上蜡烛点到尾部,青花瓷托盘上满是干涸重叠的烛泪。他们放了音乐,推开椅子起来跳舞。她一开始和他们一起跳舞,慢慢觉得难过,独自离开这一对心无旁鹜的伴侣。呵,我们不过是初次相逢。为何这快乐如此纯粹,让人难以承受破碎。

  她走到夜色中的花园,脚踩到泥地上的干泅紫藤花瓣,发出脆裂声响,一直走到大门处。回头张望,烛火晃动的厨房窗口,音乐还在如水一般渗透出来,丝丝缕缕。融化在月光和空气里。贞谅的青春在劳作和寂寞中消耗完尽,当琴药赤足穿着人字拖鞋,拿着铁锹在花园里挖坑种树的时候,她就知道,这个男人的出现是时间累积的一个结果。上天定会派个男子下来与她们做伴。

  这是她与贞谅在漫漫旅程中饱尝和经历的支离孤寂所应该得到的补偿。他从未离开过临远。

  本地人以保守优雅的古都为骄傲,不屑远走高飞,这是传统习俗。琴药不外出旅行,精通日常生活。他能做很多事:种树,送货,烹煮,搭篱笆,架凉棚,木工,园艺,刷墙,修车,修电器,酿酒,理发,种菜,割稻,做灯笼,做漆器……没有什么能为难他。只是从来不做稳定工作,没有稳定居所。赌博为生,大赢大输。赢了,日子阔绰,出乎大方,在餐厅里呼朋唤友摆流水席,谁来谁吃。输了,帮别人在园艺或建筑等项目里干活,赚点闲钱。然后再赌。

  她询问琴药,你懂得常识,持有观点,都是行动中获得的经验吗。

  他说,那你认为我可以仅仅通过阅读画册辞典或写论文听讲座,得到这些吗。如同你母亲织布,她去洒度岛,劳作,学习,把自己交付给织布,与它交换能量。这样她才能把布织得更好。我们更需要实践和理解。

  你喜欢贞谅织的布吗。

  现在人很少有兴趣花昂贵价格穿一件手工织布衣服。你母亲的布,接近无用的奢侈,但这是她选择的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在消磨生命,用这样的方式或那样的方式。你母亲采用一种忠于自我的方式浪费。这是一种美。她为此付出代价。

  他对她的欣赏之意,不是对一个富有美感的女子的简单热情。事实上,他极为迅速和直接抵达她的质地。这是他渴望接近的稀少事物。

  他自身的组成,是一种难以分辨的结构,呈现多棱镜般的锐利和混乱。他是赌徒,不务正业,又身体力行,用双手做一切实际的事情。不阅读不思辨,但有单纯的睿智,直接进人事物核心。身体里有火焰般澄澈的能量,有时又呈现一种麻木不仁的冷漠和无情。亲近和交往许多女人,近乎贪婪抓住一切当下愉悦,又早已坦然顺从不了了之的结局。他的情爱生涯,从不停滞消减,搭起舞台逢场作戏。也许,他认为欢愉和美都是即时的,会腐坏的,会破损。需要当机立断。

  一直单身,从未想过结婚。他觉得这会是为软弱、屈服和情欲付出的最大代价。他并不是心意坚定持有缭密态度的人,弹性很大,时时临时起意,时时改变原则。对世间没有目标,又有一种出自天性的直面当下的担当和实践。不错过任何自动出现的美好事物,在它们呈现出相应糟糕的一面的时候,也不慌张,自有另一套措施应对。他的生活是这种性格的产物。

  贞谅偶尔在家里招待客人。那一次宴客,吃大闸蟹,赏菊花,饮酒。琴药帮她做饭,菜谱无可挑剔。客人来头不小,一见面谈论起知名学者政见不和低毁争斗的事件,又涉及学运、政治、知识分子的弊端等等之类问题,一时慷慨陈词,各说东西,气氛极为热烈。琴药把最后一道菜拿出烤箱,对她说,你跟不跟我一起去喂猫。

  他们走出客厅。郊外花园有大群流浪野猫,琴药经常投食。他拿一盆用鱼汁鱼肉混杂过的剩米饭,在竹林边况况当当敲起饭盆,野猫三三两两,迅速聚集过来。月光清凉如水,夜色静谧。她跟他一起蹲在菊花田畦边上,看着猫吞吃晚餐。琴药点起一根烟,慢腾腾说,猫有很多面,骄傲,安静,警惕,顺受,有时墉懒,有时活跃,有时刚强和神秘。本质上它们的内在,是一颗老虎的心。她说,你喜欢动物,植物,唯独对人的兴趣最少。扭曲的人很多,他们离自然的存在已无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