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番外:柳王妃(第11/17页)
卢尚书臭着脸道:“若陛下能采纳臣之谏言,臣便一宿不睡,也值得了。”
秦凤仪回他一句:“规矩岂能轻废立,改都改了。行啦,就莫啰唆啦。这点小事,也值得你礼部尚书费心。来来来,咱们商量一下今秋秋举之事。我可是听说这秋闱有很多猫腻啊。”一句话引出另一个话题,卢尚书果然被秋闱猫腻吸引了去,与秦凤仪商议起秋闱监场的事来。及至卢尚书被打发出了御书房,都要走到朱雀门了才想到,今天他觐见是想跟陛下谈一下勤政之事的,没想到竟被陛下岔开了话题!这位皇帝陛下,也忒狡猾啦!
卢尚书有心回去,可这也走了这许多路,他这老胳膊老腿的……何况,哪怕再跟陛下去说,这位皇帝陛下要诚心耍赖,也叫人头疼。甭看卢尚书一向与秦凤仪有些小矛盾,他却是十分了解秦凤仪,知道秦凤仪一向要面子。卢尚书想了想,既然他上书不管用,干脆明日早朝他就直接说这事!
于是第二日,卢尚书把他写的《论勤政早朝书》,在朝上大声宣读了一遍,读得秦凤仪十分头疼。卢尚书大声读完后道:“臣以为,先时太祖皇帝所定的五更天早朝正是祖宗法度,不可轻改。陛下一向英明,当不会违祖宗法度吧?”
秦凤仪道:“这事儿啊,我跟祖宗沟通过了,祖宗说,改得好。”
卢尚书简直被秦凤仪的无耻惊呆了,不由得失声问:“这如何沟通?”你祖宗都死了啊!
秦凤仪神秘兮兮地道:“这是我跟祖宗之间的秘密,哪里能告诉你哟。”卢尚书简直给他气死。
反正,凭你如何上书,秦凤仪依然要将五更初的早朝,改到五更末,秦凤仪非要办什么事时,那必然是要办成的,卢尚书哪里是能拗过他的哟。秦凤仪对于卢尚书这样的老刻板也十分烦恼,让郑相劝一劝卢尚书,郑相对于改早朝时间的事也不是太同意,不过郑相为人灵活,道:“陛下正值年轻,自是不比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我们早上觉少,陛下却还在长身体的时候,早上想多睡会儿,也是人之常情。”
秦凤仪鬼精鬼精的,听郑相这话,不禁一乐,笑道:“你少打趣我,我都三十多了,还长身体呢?”
郑相一笑,解释道:“臣是想着,年轻人觉多。陛下每天劳累,早上多眠,早朝略晚些也是使得的。”
“可不就是这样哩。”秦凤仪觉着,还是郑相善解人意好说话,道,“打我刚做探花的时候,初一、十五大朝会早朝,真是生不如死,我都是一面打着哈欠一面去上早朝。五更初实在是太早了,五更末就好许多,你们也轻省了不是?”
郑相沉声肃容道:“我等身为朝廷之臣,享高官厚俸,逢盛世明君,便当为朝廷鞠躬尽瘁。”
“我知道你们当差一向尽心。”
郑相面露感激,道:“陛下这样体贴臣等,臣等更当以效犬马。只是——”话题一转,郑相道,“早朝晚了一个时辰,每天的政务却只多不少,何况,正值陛下开海港,改盐课,每天政务无数。这样早朝减一个时辰,只怕耽搁政务啊。咱们这里耽搁一个时辰,到了下头,就是一天、一个月啊。”郑相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秦凤仪郁闷道:“不至于吧。”
“陛下想想,咱们这里政务积攒,晚了一日,派发下去还得用车马时间,便到各州晚上一日,到各县乡就更不知晚到什么时候了。若是什么惠民良策迟了,说不得便有百姓要多受苦楚。陛下自幼在民间长大,最是知道百姓之苦的。”郑相诚恳劝道。
秦凤仪笑眯眯地道:“我这里也没晚一个时辰,就大半个时辰罢了。这样,咱们睡足了,做事效率也提高了啊。人脑筋清楚时,跟人昏昏欲睡时,这做事的效率也不同,不是吗?”
郑相叹道:“陛下要这样说,老臣还有何可言呢?”
“哎哟,你可别这样,朕只是要早上多睡半个时辰,至于嘛。弄得朕跟昏君似的。”秦凤仪也叫苦了。
“老臣万不敢有此意,最重无过圣体,一切自然要以陛下为先。”郑相越发恭敬。“好啦好啦,就半个时辰,成了吧?”秦凤仪都说到这个地步了,要搁别人已是无法,但郑相不愧是做首辅的,依旧能耐着性子与秦凤仪商议:“冬日天寒,陛下体谅臣等,早朝略迟些也是好的。夏天一早便天光大亮,陛下明鉴,哪家是五更末才做事的呢?便是民间也没有这样的,五更末就是店铺都开门做生意了,咱们做臣子的,当为天下人表率。依老臣说,不若春夏依旧时,如何?”
秦凤仪心说:我们南夷四时温暖,就按这时辰办的,也没什么不妥。不过看郑相磨叽半日也就是为了能有半年早朝如旧时时辰。秦凤仪还真不是个较劲儿的人,想了想,道:“京城气候与南夷倒也不尽相同,你们商量着,按节气来定时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