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廿一年•夏•北平(第28/33页)
唐老板!
唐怀玉也一愕,在这个游人如鲫的庙会,往来的过客中,有认得他的人呢。还没敢过来打招呼,只是偷偷地指证:是他,是他。呀,飘飘然的,倒似一只在半空翱翔的风筝了,心中的线,轻轻地抖,迎风远引,长长的蜈蚣,一层一层,一截一截,合成一整个的阵势,扇动清风,梭穿絮云。
但愿不要醒过来。
丹丹听得有人低唤怀玉,还尊称他作“老板”呢,多么新鲜的身份,高贵而又骄矜。
只是怀玉没觉察他身边的人有什么反应。他的脸有点热,隐忍了喜悦。骤来的虚荣,一下子把持不定——志高显得落泊了。
怀玉竟急步地走过。有足够的名声让人评头品足,不知所措地不敢久留。走得急了点,倒把丹丹跟志高抛远了三五步。
春风吹绽一树树的梅花,梅花如雪海般盛开了,年关也来了。
过去的日子中,有时年关难过,唐老大会和一些行内的贫苦卖艺人,因欠了粮食煤柴或房租,一时还不了,为躲避索债,总在除夕之夜,聚到德胜居这茶馆“喝茶”,相对默默无言,夜深,便伏案入梦。直到爆竹响了,东方既白,方吁一口气,互相揖别回家。归途中遇上了债主,也道个“恭喜恭喜”,他们只得苦笑还礼。这样子也过了几个年。
今年,因为怀玉的戏落了地,又得份子钱,老脸上的笑意才浓了。
当夜幕罩下古城,杨家大院中的苦瓠子们,也将就地准备过年了。孩子穿上稍登样的衣帽,在庭院中点烟火放鞭炮,“起花”、“炮打灯”、“钻天猴”,爆竹激烈地闹嚷,烟火像个血滴子迎头罩下,众争相走避,夹杂着“梆梆梆”的剁饺子馅声,催促旧年消亡。
苗师父对各人道:“好,总算也是过年啦。你们都长大了,虽不是我的亲孩子,不过也跟着到处跑,吃江湖饭多年。今年压岁钱,胡子上的饭,牙缝里的肉,也没多少,好歹应个节。你们权当是一家人守岁……”
丹丹也守岁,每个三十晚上,她都通宵不眠。守岁的地方,也好像年年不同,不同的城镇,不同的邻舍,不同的檐下炕上。
往往听得附近有石奶奶在劝毛孩子,不准贴上“大闹天宫”的年画,孙悟空身着金盔金甲,金箍棒与天兵天将杀将难解难分……劝了老半天,毛孩子哭了,奶奶又不便怒骂,只费劲解释:“你没看见?张大爷家去年贴了这么一张画,全家打了一年架?”他不明白什么是“杀气”,依旧努力地哭——丹丹只渴望有个把她骂得哭起来的大人,末了,又哄她疼她。
但没有。奇怪呢,她也不哭,总是要强。真是枉担了虚名,那是“泪痣”吗?
丹丹贴年画,是“老鼠娶亲”,许多抬轿的,吹喇叭的,穿红着绿的小老鼠,伴她一宵。
她在“九九消寒图”上,又点上了一点红。
正月初一,新春第一天演戏,是不开夜场的,这天除了打“三通”、“拔旗”之外,还要“跳灵宫”。台口正中摆一个铜火盆,象征聚宝盆,里面摆上黄纸钱元宝和一挂鞭炮,跳灵宫后,便焚烧燃点,有声有色地开了台。
过年演的都是吉祥戏,什么“小过年”、“打金枝”、“金榜乐”。
唐怀玉,担演“青石山”。
志高穿戴得很整齐,还是新袄子呢,喜气洋洋地先到了后台,朝怀玉一揖:
“恭喜,恭喜老兄步步高升,风吹草动,不平则鸣,儆恶惩奸,叮当四五,连生贵子!”
怀玉正在上油彩,不敢笑,只僵着脖子瞪着镜中的志高,道:
“你今天倒是戴帽穿衣——还算装得成人样。”
“大年初一,什么话不好说,嘿?损我?快来点吉利的!”
“还学人家忌讳呢。新鲜!”
志高见怀玉,咦?上了装,还是关平。便伺机损他:
“道是演什么,还是关平?那个三拳打不出半个闷屁来的关平?”
是呀,不过时势不同了,时势造了英雄。这“青石山”,原是过年时戏园子必演的武戏,由第一武生担演。话说青石山下有个成了精的九尾玄狐,变了美女去迷人害命,一家少主人被她缠了,几乎病死,老仆人请王老道捉妖,反被打伤。王老道只得去请师父吕洞宾,吕写法表请来伏魔神关羽,关羽命关平除妖去。关平持刀提甲,大展雄风。
三国戏中,关平是陪衬;但封神戏里,他是八月的柿子——就他最红了。
志高一听,又是妖戏,心花怒放地待要走了,怀玉喊住:“看戏呀,怎的猴儿屁股,坐不住?”
“我是看戏呀,我去把丹丹唤来了,她就在那儿等我呢。”一下子窜了。
怀玉自上场门往下瞧,丹丹又是一身深深浅浅明明暗暗的红,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