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第28/44页)
为了掩饰心虚,惟有恶人先告状,她一点红从耳畔起,须臾紫涨了面皮,指着武汝大,骂道:
“你听谁来讲了是非?我可有痛脚叫你捉住了?你见到吗?听到吗?你闻到吗?只晓得欺负我。我还未曾思疑你呢,你昨天晚上都不回来,你上哪儿去?你很闷吗?你有找过别些朋友吗?”
武汝大连忙道:
“我没有呀,我——”
“哦,那是我不对啦……”
她越说越心烦意乱,有点放泼,也有点自恨,百感交集,痛哭失声。
一气之下,非常委屈地夺门而出。
遗下曾经疑云阵阵的武汝大,与武龙面面相觑。为了面子,又不好追上去。
惟有死硬充撑着,不肯失威给兄弟看:
“由她!女人不可以纵容。一会儿她就死死气地回来啦——一会儿不回来,再算吧!”
摆出来的大丈夫款,未几便告成为“画皮”了。他望着站在门边的武龙:
“唉,风头火势,你走什么?人人都要走,只剩下我一个人!”
整个人都凋谢了似的:
“兄弟不是这样做的呀。你也要给我一点时间去找人顶替你的位子嘛。进来吃寿包啦!走!”
一切都是女人在播弄。
但,女人也在怨恨,不知什么东西在播弄她的命运。
这样孑然一身跑了出来,走了好一段路。目的地在哪儿?走得到哪儿去?天地之大,无处容身。她记得,从小到大,她都没什么落脚处立足地,总是由甲地,给搬弄到乙地,然后又调配到丙地。后来到了丁地。最后呢?
香港这般的繁华地,人口五六百万,但倚仗谁来爱惜她?——最基本的,谁来养活她?一个女人,长得纵好,也是无用,她这样地颓丧,难道赶去投靠一个雾水的奸夫么?
走得到哪儿去?
不知不觉,被驱使来至香火鼎盛的黄大仙。
她一早就听过“黄大仙”了。
来到庙前,方才惊觉是怎么来的。
是处烟篆缭绕不断。一路上,烟薰烛照,风车飞转,都见善男信女来参拜许愿还神。好似有某种力量的驱使,是的,一定有她自己也抗拒不了的牵引。追随着人群,取过一个签筒,迳自在殿前空地跪下来,求了一支签。
然后,她又追随着人群,走到一条小小的里弄,两侧全是解签的摊档。
有个摊档生意比较冷清,那解签者便在招徕:
“小姐!过来光顾解签呀。”
女人被那人一招,不由自主,便上前去。那是一个面貌阴森、木无表情的老妇。单玉莲一见,有点面善,不过想不起来。
“我好像见过你。”
“怎会呢?在这里是第一次见面吧。请坐,小姐,第几签呀?”
单玉莲坐下来:
“五十四。”
老妇便摊开一小张桃红色的签纸,望定女人,兀自念签语:
“五十四,庄周蝴蝶梦——‘庄子酣眠成蝶梦,翩翻飞入百花丛;天香采得归来后,犹在高床暖枕中。’这是一支好签呀!”
单玉莲一听,竟是“好签”,联念到这些纠缠困扰,不禁苦笑。人人只道黄大仙灵验,原来是骗她的!
那老妇却继续道:
“小姐,你来一趟,不错,是可以还了心愿,但梦始终是梦。唉,何必把事件搅大呢?不若收手吧,把前生的冤孽都忘却吧!”
她苦口婆心地劝她,但单玉莲一愕:
“我有什么心愿?我有什么冤孽?”
老妇摇头:
“番归啦。去饮茶啦!”
单玉莲不明所以,无奈掏钱,刚打开手袋,抬头一看,整个摊档,和那似曾相识的解签者,全都不见了,空余几块破木板。
她意夺神骇。
一路回家,惶惑不安。
回“家”。最后,女人还不是忍气吞声地回到夫家去么?
这些玄妙的道理:一场春梦,好生收手。也不过是最原始的民生之道——因为明知没结果的事,就不要做。她早已不是红旗底下的女儿,长大了,就明白“怕死不是造反派”是行不通的,因为往往死的是这批。好不容易过得这么安定而富足……
收手,对了。
她豁然开朗地回家去。
一进门,便见到武龙在等她。莫非“冤孽”是他?
看来他也经过深思熟虑呢。
“阿嫂,你让我先表态,虽然我们从前好过,但,你嫁了给我大哥,他是好人,我和你之间,从今天起,一笔勾销,大家到此为止,别要追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