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晋王杨广(第5/8页)
晋王府在皇城里十分不起眼,既没有秦王府、卫王府那般高大壮观,又没有汉王府般深沉精致,占的地方虽不小,院墙里面却看不见什么楼台,更没有多少名贵花草。
虽说晋王杨广一年中有大半年在并州的藩地上,在京邸中住的时间少,但同样在外当藩王的杨俊,府第却要豪华得多。
杨俊的秦王府中,甚至还有一座美轮美奂的“水殿”,在后院十顷水面的人工湖上,建着一座三层楼台的奢华夏殿,——自从被禁止出家后,秦王杨俊不知为什么,忽然再也不参禅礼佛了,而是整天沉浸在歌舞中。
杨素在晋王府前翻身下马,门上通报了进去,片刻后,一阵富有磁性魅力的笑声远远传了出来,来人正是晋王杨广。
他家常穿一件浅青色袴褶服,脚上竟然赤足穿着鞋子,显然来不及更衣就迎了出来:“杨柱国,快请进来,孤日夜悬望,今天还派了人到路上去迎你,不想这些手下办事不力,竟然没等到杨柱国。”
杨素心下一热,只见晋王府的正门登时洞开,几十名带甲剑士在铺满白沙的甬道边齐齐跪下,恭敬地等他进府。
“晋王爷,”这番隆重的礼节,令杨素有些惶恐,他退后两步,道,“晋王爷如此重礼,臣下担不起。”
“呵,和孤还闹什么虚套?”面貌俊美、风度倜傥的杨广,从容挽起杨素的胳膊,竟以家人之礼相待,“杨柱国,你和孤忝为同姓,虽不是本家,但孤一向视你为叔父辈。孤还在幼时,就听说过杨柱国心胸广远、文武全才,当年宇文邕曾当众夸奖杨柱国说:‘好自为之,以君之才,不愁不富贵。’想不到杨柱国竟然不领情,当着众臣之面,回答说:‘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呵,这番铮铮傲骨,岂是平常公侯能比得上的?”
杨广提起的这些往事,也算是杨素平生的得意事,但他此刻听了,却不觉面红耳赤,深有羞愧的感觉。
杨素自十几岁出仕开始,一直深受周武帝宇文邕欣赏,他自负才能,一向骄傲惯了,曾经因为父亲战死孤城,向宇文邕申求封谥,宇文邕不肯答应,杨素争之再三,令宇文邕生起气来,命人将他斩首示众,杨素竟然面无惧色,破口大骂宇文邕道:“我奉事的是无道天子,当然该死!”宇文邕被他骂了后,不怒反笑,不但答应了杨素的所请,还拜他为车骑大将军。
但这个死都不怕的汉子,这一年来却整个人变了模样,性情、谈吐都开始变得拘谨。
他甚至开始佩服高颎,高颎位高爵显,每年都有言官、权臣合伙弹劾他,杨坚和独孤皇后却从没当一回事,杨坚甚至当众说过:“独孤公若镜,越磨越明,皎若皓月。”放眼满朝大臣,谁能像高颎一样深受宠信?
显然,高颎的谨慎比自己从前的简傲任性更令皇上欣赏,所以自己才会因闺房内的一句话丢了官爵。
他早已没了杨广所夸奖的那份傲骨,失官一年来,杨素备尝了大权中落的滋味和大兴城权贵们的冷眼。
早晨起来照镜子,他明显地看见了鬓角的白发,成为庶人的杨素这才发现:一个男人不能没有权力的滋润。
“晋王爷,”想起往事,杨素满怀感激地笑道,“臣下知道,臣下今年的起复,全仗了晋王爷在皇上和圣上面前进言,臣下唯有竭尽全力,为二圣和晋王爷经营船队,为明年南下破陈稍尽绵薄!”
他这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杨广却淡淡一笑,并没有接下去发挥,只是夸奖道:“杨柱国不必谢孤,杨柱国的干才举国无双,早晚还要重用。杨柱国在永安造了‘五牙’大舰,上有五层楼,高一百多尺,前后共六拍竿,每船可容八百战士。听说一个月前,杨柱国亲乘‘五牙’大舰,领着水军东下,披甲立于船头,气派俨然,令陈军望而生畏,称杨柱国为‘水神’……呵,我大隋上下,哪里还有一个大臣的才干气度能与杨柱国相比?”
这番话自然听得杨素心中受用,但他这两年忽然明白了“人道恶盈而好谦”之理,改了当年自负的脾气,因此只敢惶惑地躬身答道:“晋王爷言重了,高丞相才是我朝第一名臣,有王佐之才,臣下充其量,不过是个冲锋陷阵的武夫罢了。”
他自觉这话说得十分婉转谦退,杨广却转过脸来,使劲盯了杨素一眼,没有说话。杨素拿不准杨广的意思如何,只好也陪着不说话,两个人一路沉默,并肩走到杨广住的内殿。
“杨柱国请。”杨广亲自推开内殿的院门,在前面带路。
亲王内殿,很少会让一个臣子走入,因此杨素不禁有些疑惑。他半个多月前收到杨广从并州派人送来的信,信上说杨广近期要回大兴城,希望他也能回京一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