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太子妃(第5/8页)
他话还没说完,脸上肌肉突然扭曲,头往旁边一扭,口中鲜血狂喷,已经断气。
独孤伽罗细察李安死状,叹道:“咬舌自尽了,想必此人确受宇文护威逼,不得不冒着杀头大罪,保护家人。皇上,看你黑血喷涌,脸色紫涨,酒杯中气味薰烈,必是中了鸩毒,快来人,拿粪水与冰水,给皇上灌下。”
宇文毓摇了摇头,道:“朕不受那个腌臜。既是宇文护起意要毒杀朕,今天不能如愿,明天也必再施毒手,此刻朕自觉身体沉重,已是回天无力……可朕就是死,也不能让宇文护如愿,另立齐王宇文宪为帝!唐国公,杨将军,你二人在此,派人急召宇文护与六官入宫,朕要趁还剩一口气的时候,立下口谕,朕要将皇位以序传给蒲州刺史、鲁王宇文邕!”
独孤伽罗深深佩服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有如此智慧,能迅速决断,打破宇文护的如意算盘,含泪答应道:“是,臣妾立刻派李圆通等人前去通知六官和鲁王、齐王。”
宇文毓强撑着一口气,在匆匆赶来的六官面前,当众吩咐道:“传朕口谕,朕中恶病重,不久于人世,宫中没有皇嗣,帝位以序相传,着朕的四弟、鲁王、蒲州刺史宇文邕接位,登基为帝后,再为朕发丧!”
宇文护脸色灰败,在宇文泰诸子当中,他唯一看得顺眼的,就是五子宇文宪,这次不惜再冒恶名,下毒弑帝,就是为了把宇文宪推上皇位,可表面温文软弱的宇文毓,居然能让自己的计谋功败垂成。
六官同时跪下,向这个一生软弱、夫妻先后被毒杀可内心仍有着最后的决断刚强的皇上叩头领命:“谨遵陛下吩咐!”
十一年过去,长安城早已洗净了旧日的血迹。独孤信当年的惨事,也被长安城里的百姓们渐渐忘记了。
因排水沟堵塞几十年而飘满恶臭味的长安城,仍然是那么热闹,城门内外每天充盈着来来去去的人群。
宇文泰的四子宇文邕,在两位兄长先后被宇文护害死后,登上了皇位。与两个哥哥一样,他虽然身为帝王,皇权却被骄横的堂兄宇文护把持着。
宇文邕既不像三哥宇文觉那样性格耿直、锋芒外露,又不像长兄宇文毓那样聪慧明察、擅长断事,他唯一的乐趣似乎只是不断派兵去攻打北齐和南陈的边境。
如此,长安城的局势反倒平静下来,宇文护丝毫也不在乎这个讷讷若不能言的木头皇帝。
这是个微明的夏日黄昏,从西蜀流放回来的郭夫人,推开积尘蛛网遍布的独孤府大门,看着满园断砖、野草和疯长的梨树,眼泪忽然汹涌而出,令站在一旁的伽罗也觉恻然。
虽然独孤府久无人居,可东院门里原来种的梨花却变得更繁密了,甬道上处处颤动着深浅不一的花影,雪白的花瓣掩盖了廊下曲折的石径,刚刚变绿的阶草也被落花覆满了。独孤伽罗年年返家赏花,看得出今年的梨花比哪一年开得都要繁盛,但这种盛开却没有丝毫热闹喜庆的意味,相反,这花影看起来如此寂寞凄凉。
物是人非,花开得越好,越令人心酸痛楚。
临门落泪的郭夫人,再也没有初来长安时那令人惊叹的青春气息了,她虽然年不过四旬,但脸庞看起来苍老而漠然。
长期僻居西蜀后,她的衣着服饰和发髻式样远远跟不上长安时尚,越发显得容颜灰败、神情颓唐。
只在这一刻,伽罗便原谅了她。
郭夫人是典型的南方闺秀,自幼在深沉宁静的侯门长大,嫁给心存高远却命途多艰的独孤信后,才开始饱识忧患。
她这样一个软弱而没有主见的女人,没有力量抵挡突然袭来的噩运,更没有勇气去面对生命中注定的低谷,终郭夫人这一生,也许她始终没有走入独孤信的内心,她只是随波逐流地生活着,甚至不明白她的丈夫是怎样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
满脸落寞的郭夫人怔视旧宅良久,才缓缓向伽罗转过了脸,低声道:“伽罗,我想到大人的墓上去看一看。”
这依然是梨花时节,独孤府内落花如雪。
伽罗怔了怔,片刻后才答道:“好,明天我叫人到般若寺备祭。”
般若寺外的合冢中,葬着独孤信和崔夫人夫妻,虽然崔夫人临终前断情绝意,可独孤信却决不肯让她一个人独葬,所以在崔夫人死后,独孤信派人建起二人的夫妻冢,独孤信死后,独孤伽罗便将父母的两具棺椁同时葬入了般若寺后的修林深处。
跟过独孤信的三个女人中,唯有崔夫人对独孤信因爱生恨、分居十载,然而现在,却是这个生前一意要出家的女子与独孤信同归黄土、永不分离。
明天看了独孤信的夫妻合冢,郭夫人会不会更加伤感?她这一生,除了个大司马夫人的名义,几乎什么也没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