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生枝节(第24/37页)

连翘点头,脸上没有一丝迟疑:“奴婢绝不会辜负姚公的栽培。”

朱明月也不再多言,只轻轻拍了拍连翘的肩膀,道了声“珍重”,就挽裙上了马车。

车夫扬起鞭子轻喝了一声,拉车的马匹便拖着厚重的车舆摇摇晃晃地上路。马蹄声踏在土道上,飞扬起尘土,一路轻微的“哒哒”声。

连翘目送着马车离开的方向,略微地有些出神。此一行的目的地乃是世人眼中穷凶极恶、龙潭虎穴般的元江府,是足以让每个从未涉足过的人望而胆怯的地方。而对方居然就这么走了,不慌不乱安之若素,透着一股见惯大场面的从容大气。

连翘不禁想起自己刚到东川孙氏府宅的时候。那一年她方十二岁,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而她终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安。转眼六年过去,六年后被唤醒的一刻,没想到要接应的居然是一个过分年轻的少女。那少女出身显赫、举止不俗,也拥有大多女子为之艳羡的倾世颜容。这样的人,怎么会适合当细作呢?后来短暂的相处,几次针锋相对,却让她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或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堪当姚公的重任。

连翘自嘲地摇了摇头,扶着有些疼痛的后背,一瘸一拐地迈进门槛。廊内廊外黑漆漆一片,到处都静悄悄的,似乎连满苑的花木都在那熏香的气息中睡去了。

夜,还深着。

走的人就这么走了,留下的却需要收拾残局。

当明媚的阳光顺着琐窗照进屋内,已经是次日的巳时。武将们醒来的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困惑自己身在何处,等庄上伺候的奴仆端着洗漱的铜盆进来,这才想起来昨日被孙兆康邀请来外城赏花踏青,而文官们则大多睡过了晌午,宿醉未醒,昏头昏脑地不知今夕何夕。

沐晟坐在桌前,仍感到沉沉头疼。

有侍婢捧着醒酒汤进来,校尉阿普居木紧随其后,进门便吩咐服侍的下人都下去。

“你怎么来了?”

沐晟揉了揉额际,觉得口干,又给自己倒了杯茶。

素来面无表情的校尉,此刻一脸的凝重:“王爷,沈小姐不见了。”

沐晟皱了皱眉:“什么叫‘不见了’?”

“早上有奴婢过去收拾沈小姐的寝房,推开门却发现屋内没人,就慌慌张张地去禀告知府夫人。孙夫人吓了一跳,忙让下人去找,在各处找了一个多时辰,却都寻觅未果。”

阿普居木说到此,压低声音道:“当着众多官员家眷的面,孙夫人不敢声张,急急找到末将,让末将赶紧来问问王爷。”

沐晟像被人打了狠狠一闷棍,一股凉意从心底里蔓延开来,让他的头脑顿时清醒大半,起身即刻就往屋外走。

男宾们和女眷们的住处有些距离,九曲回廊里来往的都是侍婢,见到是他,纷纷敛身行礼,却被男子铁青的脸色吓得纷纷往旁边躲。孙姜氏站在敞苑里都快急疯了,指着面前的几个侍婢,骂也不是喊也不是,直到沐晟跨进苑落,这才心急火燎地迎上去。

“王爷来了就好了,妾身要急死了。”

沐晟身上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面色更是难看得吓人,“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孙姜氏顿时有些僵,吞咽着道:“妾、妾身也实在是不知道。本以为沈小姐起得早,到庄子各处去散步,可花圃、凉亭、湖畔……妾身都领着人去找了,丝毫没见到小姐踪影。眼看着都过了晌午,还不见沈小姐回来,妾身真是怕她是不是失足掉进了湖里,赶紧让小厮划船去湖面上找,到现在也没有个结果……”

孙姜氏说到此处,急得直抹眼泪。

“庄外呢?”

“庄外是一片树林,五里处就是外城,也派人出去了。但是沈小姐怎可能独自一人出庄啊!”孙姜氏拿巾绢抹着眼睛。

阿普居木听到此话,心里忽然咯噔一下,却见自家王爷的脸色已然阴沉得可怖。

“夫人最后见到她是什么时辰?”

沐晟咬牙切齿地问道。

孙姜氏哽咽着道:“就、就是在给众人安排寝房的时候。当时雨下得太大,妾身亲自送沈小姐来到南厢小苑,便离开了,随后又将几位官吏和他们的家眷都安置好,就早早回屋睡下。真不知道仅是一宿的时间,这人好端端的,怎么就突然不见了呢……”

这个时候,从船上下来的小厮满头大汗地跑过来,“夫人,小的在湖里找了,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