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互市(第9/15页)

曲靖府当地土官和流官没有办法,求助到曲靖的黔宁王府别庄。又因沐家军恰好来曲靖迎接藩主,茶商和马帮便声称迫切请求其沿途予以保护,自愿加纳茶税或上贡银。因此不论知府衙门派遣了多少衙差来驱赶,先是顶着太阳,后来又冒着大雨围在门口的这群人就是死活不走。当地官员也出面规劝多次,均是铩羽而归。

于是,黔宁王府在百般无奈之下,答应了这一请求。

骤雨过后的晌午,阳光正好。

沐晟跨进门槛时,敞苑里摆了满满当当的书:《诗经》《春秋》《左传》《周易》《论语》《孙子兵法》《鬼谷子》《黄帝内经》《神农百草》……厚重且庞杂,分门别类地堆放在石桌上、石凳下面,天井边,能放的地方都放了,却显得格外整齐。

那在花间埋头整理的少女,肤若凝脂,眸若春水,摘了那朵开得最大、最美、最艳的金黄色芙蓉,随意地别在右侧耳间。明媚的阳光落在她的发间,芙蓉花瓣颤巍巍,衬出一张精致美丽的面庞,窈窕纤细,袅娜多姿。

沐晟随手从石桌上捡起一本书,上面密密麻麻的小篆,纸张上还有一圈淡淡的晕湿痕迹。

“你这在做什么?”

明显是在晒书。

“王爷来得正好,柜子上层的几本书帖也受了潮,还望王爷不吝举手之劳。”朱明月自花间仰起脸来,伸手指了指屋苑的方向。

沐晟顺着她所指的方向,瞧见屋里那个下层空空唯留最上一层的架格。摆得不算太高,但显然超过她能够到的范围。

“昨夜的一场大雨没有毁了满苑子的花木,倒是把小女新买的书淋湿了,王爷这处府宅是时候修葺一下。”朱明月一边说着,一边把手里的书册摊开放在石台上。

这话若是让管家沐敬听到,必定要老泪纵横。

两年前才修建的高门大宅,到现在连廊柱上的红漆都是簇新的。分明是她打发了侍婢,自己还忘了关窗。

从来也没人胆敢指挥他做事,沐晟感到少有的新鲜,依言过去拿书。堆得一厚摞的书帖,被他一只手轻易抬在胳膊上,像是没什么重量似的。

“曲靖府里的互市多是夷族以货易货,想买几本汉书真是挺难的。而你索性连整间书店都搬回了府里?”

苑里摆着的光是《地方志》就有上百本,还有为数不少的经史子集,连些野史民间传奇都有。

“所以王爷将来送小女回沈家的时候,别忘了准备两辆车乘。”朱明月手上不停,一番话毫无客气之意。

换成任何一个人,绝不敢这么跟堂堂的云南藩王说话。然男子也不吝啬,勾唇回给她一个微笑,道:“一辆车就够了,因为你的书会先回去。”

朱明月诧异地道:“为什么?那小女呢?”

“你马上要根本王动身去茶马互市。”

黔宁王府已经答应了茶商们派兵护送马队去藏边互市的请求,于是作为云南十三府茶运总协办的沈家,自然要出一个人随行。这个人就是朱明月。在这个决定还没正式通知曲靖衙署之前,他首先就来告知她——云南府锦绣沈家的半个当家人。

“什么半个当家人,王爷何时认为小女是这个身份?”朱明月感到匪夷所思。

在无数沈姓族人为沈家鞠躬尽瘁的时候,她在京城安享荣华;在沈家商社苦寻她的下落时,她在费尽心思攀龙附凤,尽可能撇清自己跟沈家的关系。作为嫡系后代,她实在是太不孝了,有什么资格回来掌管大权,坐享其成呢。

“确实不够资格,但从现在扶持还不晚。”

扶持她做沈家当家?

“此事一旦由你出面,不仅是云南的茶商和马帮,就连外省的商贾都必然感念你的恩情,同时也向整个云南商道宣布了你这个沈家嫡长女的存在。”

他磁性清淡的嗓音,划出无限诱惑,同时给了她一个光芒万丈的前途。

而这就等于是趁着沈明琪不在,利用黔宁王府的势力,喧宾夺主、鸠占鹊巢。

“但是小女并不想去。”

朱明月伫立在花丛中,美眸中忽的一抹严肃,“而且小女也不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为何?”

朱明月道:“直到目前为止,纳西、大理、顺宁的茶商,一时间全都围堵到了曲靖府来。还有贵州安顺府、湖南凤凰厅、宝庆府,甚至连山东济南府的茶商都遭到了阻截,一并归流到了小小的曲靖。”

少女的容色淡淡,说的话却让人心惊,“从东到西,几乎横跨了整个大明疆域,如此广袤的势力范围,丝毫没有惊动地方的官衙,甚至连一贯消息灵通的马帮也未发现任何风吹草动,王爷真觉得,仅是茶运受到滋扰这么简单?”

萧颜之前的话说的对,什么样的匪寇有这么大的能耐和势力?又怀着什么样的目的?因此受到牵连的沈家固然不能袖手旁观,但是黔宁王府不一样。而他已经离开云南府司将近一年,才刚到曲靖就被茶商缠上,一时片刻都不得脱身,谁知道又会发生什么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