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两难(第12/13页)
抛开皇上的个人喜好不言,一边是文臣,一边是武将。无论得罪哪一方,结果都不会好。
“其实也不用那么为难。你不妨想想,炽皇子是嫡长子,深得文臣们拥戴;最重要的他是太祖爷亲自为北平藩邸选择的燕世子,是合法的继承人。”
李景隆捻起一颗晶莹剔透的茶果,馅料是枣泥儿的。
朱明月听出他的言下之意,却倏尔笑了,“炽皇子深得文臣拥戴,可煦皇子也为武将们所追随,又尤其深受原北军将领的拥护。”
若她嫁给大皇子,她爹爹岂不是伤了很多昔日同僚的心。
“而且没记错的话,靖难之时,炽皇子被命留守北平。煦皇子则统领部众,以万人兵马阻挡了建文帝的五十万大军,保住了北平藩邸——”
朱明月侧眸看着他,似笑非笑,“那是靖难中非常耀眼的一笔。煦皇子也是靠那场战役一战成名。那场战役中建文营中的主将,恰恰是你;正是你故意兵败,才成全了煦皇子的威名。”
李景隆放下那颗想咬还没来得及下口的茶果,拄着下巴看她,“聪明的姑娘,你是不是思虑过甚了?”
“我思虑过甚?”朱明月看他,“当今圣上一生嗜武,戎马几十年,骨子里恐怕喜欢能征善战的次子,更胜于羸弱多病的长子。作为心腹之臣的你,不可能不知道吧。可方才言里言外,你却都在劝我选择嫡长。阿九,终日与虎谋皮,奈何也要算计到我头上了?”
李景隆的眼波闪了一下,然而很快地紧紧握住她的手,脸上浮现出几分委屈,“明珠,我的明珠。你我曾经共患生死,又在最艰难的时刻同舟共济,眼下同富贵之时,我岂会对你下手?”
朱明月勾起唇瓣,“所以呢?”
“所以你果真不想嫁于天家的话,也并非没有办法可解,”他目光中情意缱绻,咬着唇,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你是名门嫡女,求亲者必定不止那两位皇子。目前敢与皇家争人的,怕也只有小生这一拼却性命、只为红颜的痴人了……”
“你……”
“弱水三千,吾只为卿。”
风将柳絮轻轻地送进了雅室,同时带来一丝旖旎的气息。李景隆握着朱明月的手,情真意切,信誓旦旦;后者却觉得自己有必要抽出手来,然后朝着对方的脑袋狠狠敲一记。李景隆若真是言中有物,天上不是要下红雨了!
“看来本王来的不是时候。”
就在这时,一道寒穆的嗓音冷冷地响起。
朱明月在听见那声音的同时,抬起头,蓦然出现在视线中的是那一袭盛雪锦袍的男子——在他身上还有一把马刀,血红色的刀鞘,很特别,上面还雕刻着繁复花纹。
这样的雪裳绯刀,煞是惹眼。
沐晟走上楼来,径直越过屏风,就瞧见里面坐着的两个人。隔着一张桌案,两人双手交握在一起,别有几许含情脉脉的味道。同时听到的,还有李景隆那一句“明珠”,以及“弱水三千”的深情诺言。
“又见面了,明珠小姐。真巧。”
沐晟咬着字眼道。
朱明月心里暗道了一声“糟糕”,挣扎了两下,岂料对面的美公子攥得更紧,用无比幽怨的神情看着她。朱明月看了他一眼,然后将手狠狠地抽了出来。
“在此地都能遇见黔宁王,可真不巧。”
她理了理裙摆,正襟危坐。
沐晟拿刀的手攥了攥,然后“啪”的一声将那把马刀放在桌案上,声响震天。李景隆的眼皮都随之颤了一下。
“本王路过。”
恰好路过这间茶楼,又恰好上了二楼,来到她的雅室?
“怎么黔宁王也认得我们家明珠?”这时,李景隆凉凉地问道。
此明珠,非彼明珠;是她在宫中行走时,用过的假名。
朱明月暗恨李景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听对面的男子道:“本王听说,成国公府的千金要嫁到宫中了,作为被留下来的另一个,总不会作为陪嫁也跟着进宫吧。对吗,明珠小姐?”
李景隆皱了皱秀气的眉毛,感觉他的话有些奇怪。什么叫“作为被留下来的另一个”?可还没等问,就听朱明月淡声道:“据小女所知,宫里面的确要为几位皇子纳妃,是不是成国公府里的小姐,婚旨都还没下呢,黔宁王何来这一句‘听说’?”
云南无事可做了?
过了年节,还终日待在京城里面,难道要改做京官不成!
有了上两次的教训,这些话,她只能在心里面说说。然而她觉得有了上次不算愉快的经历,让她得以解释清楚,最起码,这姓沐的莽夫已经不像最开始那么笃定,口口声声要将她捉回沈家认祖归宗。而她也不用担心,他何时会神出鬼没地出现,再将她蛮横地掳走。
这时候,楼下响起一阵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