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当年的案子。(第5/6页)

门外,莫振邦刚结束一通电话,习惯性地摸出烟盒。

一位路过的护工立即投来制止的眼神。

莫振邦余光捕捉到韦安生就在不远处拍摄沾着露珠的花蕊。

他动作一顿,默默将烟塞回口袋,低声道:“抱歉。”

“先回去。”他对祝晴说,“黄秋莲已经到了。”

话音未落,不远处的韦安生突然抬起头。

他转动着完好的左眼,似乎在搜寻什么。

祝晴因这突如其来的反应一怔。

昨天在曾咏珊面前,他对任何话语、动作都毫无回应,此刻却像是听见了什么。

记忆在脑海中翻涌,她突然想起在社区中心的特殊儿童茶话会活动时,黄秋莲曾果断关掉那台因接触不良而发出“滋滋”声的麦克风。当时她和曾咏珊都以为是音响播放的嘈杂音乐惊扰了孩子们,可实际上,自闭症儿童最敏感抗拒的声音,是麦克风发出的高频噪音。

是因为工作经验吗?

她清楚地记得,乐童发展中心与社区中心的工作才刚开始。社工卢姑娘说过,考虑到黄秋莲的虐童案底,如果提前知道有这个活动,社区中心根本不会同意她留下。

既然黄秋莲被隔绝与那些孩子们的交流,又是怎么了解到自闭症儿童的特殊需求的?

还有这位义工。

昨天下午,当被问及是否有人探望孩子,她摩挲文件夹金属卡扣的动作,是无意识的习惯,还是有所隐瞒?

“韦安生的母亲其实也来看过他。”祝晴突然转身问道,“是不是?”

她直视着义工的眼睛。

空气仿佛凝固。

此时对方长久的沉默,就是答案。

这个发现,推翻了之前的假设。

原来黄秋莲知道儿子还活着,韦华昇也并非在实施什么阴谋。

他们从未真正对立,而是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层面达成共识。

保护他们共同的孩子。

……

问询室里,黄秋莲神色麻木地望着前方。

这个场景对她而言再熟悉不过。

冰冷的墙面、刺眼的灯光,警方的视线在她脸上盘旋审视,她甚至能预想到接下来将要发生的每一个步骤。

刚才,油麻地警署的重案组警察刻意低调地将她从社区中心带走,没有惊动任何人。她才知道,原来昨天活动上那位挂着工作牌的志愿者,也是警官之一。

此刻黄秋莲坐在塑料椅上,双手空空,不再有清洁工具可以摆弄,只能低着头,一言不发。

梁奇凯推门而入,与黎叔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警方已经得到最新确认的消息。

“去圣心庄园探望韦安生的,从来不止韦华昇一个人。”梁奇凯敲了敲桌子,“你知道你儿子还活着。”

黄秋莲没有与他对视,仍旧面无表情。

“韦华昇每年的大额捐赠,足以让院方对一些无伤大雅的隐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梁奇凯说道,“正式访客登记上只有韦华昇的名字,但我们查到,你每个月都会去两次。社区同事都以为你休息时,总一个人待在宿舍,其实,你偶尔会偷偷出门。只是很小心,没人发现而已。”

“你和韦华昇一样,都在暗中探望韦安生,但从不同行。”梁奇凯俯身撑在审讯桌上,“为什么要这么隐蔽?这个孩子身上,藏着什么秘密?”

梁奇凯仿佛对着空气唱了一场独角戏,对方没有丝毫反应。

“如果死者用公司名义发讣告、把孩子户籍挂在机构,不是为了躲你……”黎叔的声音平稳,不像往日急躁,“那是为了什么?”

黄秋莲抿紧嘴唇。

“有什么都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会帮你。”

黄秋莲轻声道:“警察从来就帮不了我。”

黎叔没有急着反驳,而是慢慢地劝说。

“孩子已经没了父亲。”

“安生总是坐在窗边等,从午后等到太阳落山,等着你们。”

黄秋莲的眸光动了动,放在桌沿的手轻轻攥了起来。

“有关于儿子的事,韦华昇隐瞒所有人,却唯独告诉你,必然是信任至极。”

“那些年被你一次次拒绝的探监,他究竟想说什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有人敲门,黎叔起身接过一杯温水,推到她面前。

他自己则靠回椅背,低头翻看文件,仿佛不急着寻求答案。

纸张翻页的声音沙沙作响,回荡在这间宽敞的问询室。

直到某一刻,他们终于听见黄秋莲的声音。

“华昇说,他被监视了。”

“就像有个鬼魂,一直在暗处盯着他。”

“当年的案子……也是它干的。”

……

纪老师一直知道,小小班的孩子们最爱在自由活动时间分享家里的“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