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离愁散。(第3/5页)
胡太医对着伺候的下人道:“只要后半夜不再反复,病情就算是稳定了。”
方氏是在第二天才收到消息的。
霍世鸣病情最凶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了,但人还虚弱着,一直没有清醒过来。
得知此事后,方氏顿时坐不住了,命人收拾东西准备回去照顾霍世鸣。
霍泽也说自己要跟着回去侍疾。
还是方氏劝住了他。
“我和你爹这么多年的夫妻情分,他生了重病我还不回去,我成什么人了。
“至于你这个做儿子的,你爹的病情已经稳定住了,还不需要你在他跟前侍疾。我回去能够帮忙打理家里,敲打一些不安分做事的下人,你回去能做什么。
“你就和你媳妇安心待在这里,我先回去帮你试探你爹的态度。要是他消了气,等到过年的时候,你再带着你媳妇儿子回去一起吃团圆饭。
“就算是看在阿兴那孩子的份上,他也不能把你直接扫地出门啊。”
霍泽这才没有再坚持。
霍世鸣从病中清醒过来,看到靠坐在床边的方氏,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用霍世鸣后来的话来说就是:
“那时候,我真以为自己要死了。唉,人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还有什么事情是看不开的呢。富贵权势,都是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是为了这些东西闹得和亲人反目成仇,才是不值得啊。”
方氏被他这话说得眼泪都下来了:“老爷能想明白就好。”
生死关头走一遭,人确实容易大彻大悟。
等太医宣布霍世鸣的身体已经没什么大碍,他立刻钻进书房,在里面一待就是一整天。
方氏担心他的身体,中途还进去看了一眼,劝他好好休息,有什么事情都等身体好全了再说。
霍世鸣长叹一声:“这事耽误不得。”
方氏问:“还有什么事情能比你的身体更重要?”
霍世鸣沉默良久,方才道:“我打算亲自给娘娘写一本请罪折子。”
他放下毛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
“之前那本请罪折子,是阿泽代我写的,总归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朝臣难免要念叨娘娘几句。
“还是得我亲自写了,才不会让我这个罪人累及娘娘的名声。”
“你……”
方氏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再劝,只是默默让人给他多添了一盆炭火,免得他再着凉。
霍世鸣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整整三天。
因为他还在禁足,这本长达万字的请罪折子,最后是由门口的禁卫代为送入皇宫的。
宫里收下了折子,却没对此发表任何看法。
霍世鸣也没丧气,他对方氏说:“定是我以前伤透了那孩子的心,她不肯原谅我,是我这个做爹的活该。”
方氏心道这病了一场,人也变得太多了。
不过,总归是好事。
不管老爷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面上都不应该对太后娘娘有任何怨怼。
——这也是,老爷以前劝过她的话啊。
***
无锋那边迟迟没有音信传回,不过在过年前,燕北前线倒是传回了好消息。
周嘉慕于城外设伏穆军,副将冯信中计身死,穆军大乱,三万军队最后只逃回去了四千人,余下的要么被俘,要么战死。
而且周嘉慕早就与无锋通过气,知道无锋潜入大穆是为了什么,所以在砍下冯信的首级后,他命人在大穆散布谣言。
主将萧国英是大穆太子的亲舅舅,副将冯信是大穆二皇子的老丈人,两人因储君之事早就多有龃龉。
冯信原本不应该落入大燕的圈套之中,但萧国英为了削弱冯信的势力,特意将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交给冯信。
在冯信被围困以后,萧国英又见死不救,不肯派兵增援。
冯信突围无果,以身殉国。
……
反正萧国英没有派兵增援是事实,冯信战死也是事实。
周嘉慕在事实的基础上添油加醋。
对方要是信了,也不是因为这个谣言有多真实可信,只能说是对方本就心存怀疑。
萧国英在军中连斩数人,才勉强将这股猜忌之风压制下去。
……
朝廷看到这份战报后,皆是大喜不已。
季衔山满脸喜气,私底下对霍翎说:“周将军有将帅之才。
“还有这位叫秦虎的将领,果真人如其名,是我朝的一员猛将。”
秦虎是当年的武试头名,追随周嘉慕去到燕北以后,一直是周嘉慕的左膀右臂,颇为悍勇。
这一回,正是秦虎领兵冲锋,冲乱敌军的阵容,又一戟将冯信斩于马下,杀得敌军魂飞胆颤,毫无战意,燕北军才能以近乎全歼的方式取得这场漂亮的大胜。
霍翎道:“秦虎的表现确实出彩,当为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