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下毒。(第2/4页)
不管刺杀的幕后主使是谁,太子和萧家都会第一时间将矛头对准几位兄长。
季衔山先是眼前一亮,旋即又提出一个不同意见:“永庆帝怕是不会同意此事。”
前线正在打仗,这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后方生乱。
霍翎道:“所以太子和萧家会避着永庆帝行事。”
一向沉稳的宋叙,都难得亢奋起来:“太子一旦动手,几位皇子不会坐以待毙。届时后方一乱,前线也要跟着出问题。”
丁景焕拊掌:“以永庆帝的刚愎自用,要是知道太子和萧家背着他做了什么好事,会不会一口气上不来,直接气死过去。”
霍翎笑了一下:“能直接气死永庆帝,自是最好不过。”
***
想要策划一场针对大穆太子的刺杀,绝非易事。
而且大燕京师与大穆京师相距实在太远。
为了能及时调度指挥,无锋打算潜入大穆京师坐镇,亲自策划安排这一起刺杀。
霍翎没有阻止他,只是在他离开前,轻声叮嘱:“到了燕北,去见一见周嘉慕,将你的计划全盘告知于他,让他好好配合你。
“这一次行动,以你安全为重。若事不可为,就放弃计划,另寻他法。
“哀家的暗卫首领,可不能在这么一件小事上折损了。”
无锋抱拳行礼,灿然一笑:“娘娘,臣去了。”
无锋这一去,就如鱼入大海,彻底没了音讯。
前线的战报隔三差五就会送回京师。
眼下两军还在僵持阶段,大穆几番挑衅,有意让大燕出城迎战,但燕北军在周嘉慕的约束下打得很谨慎,双方交手,互有胜负。
大穆增兵。
大燕调行唐关驻军和燕羽军增援燕北。
临行前,燕羽军统领孙裕成病重,燕羽军副统领陈立群暂待统领之职。
***
起初,霍世鸣是怨的。
怨方氏,怨霍泽,更怨自己那位铁石心肠的长女。
偌大承恩公府,曾经花团锦簇,宾客如云,每天都有数不清的拜帖投递到门房那里。
就连承恩公府的下人,都比其他府邸的下人要神气三分。
但如今的承恩公府,就如同那无人打理的庭院,衰败凋零,再无往日风光。
霍世鸣开始头疼,失眠,甚至开始酗酒。
他以前是从不酗酒的。
身为战场将领,头脑要时刻保持清醒,偶尔小酌几杯助助兴就罢了,绝不可贪杯多饮。
即使是被霍翎调回了京师,霍世鸣也没有破这个戒。
可现在,再恪守这些准则又有什么意义呢。
与其保持头脑清醒,倒不如用酒醉来麻痹自己。
随着前线战况一点点传入霍世鸣耳中,霍世鸣开始惊惧。
而孙裕成的书信,更是让霍世鸣惶惶不可终日。
在信里,孙裕成提到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他在临行前一日突然染病,浑身疼得无法下地,最后是由副统领陈立群代替他率领燕羽军前往燕北增援。
【陈立群疑似为太后亲信】
短短十个字,却让霍世鸣反复看了许久。
因为陈立群这个人,是在燕羽军创立之初,招进来的第一批兵源。
小伙子生得仪表堂堂,又能文能武,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被他和孙裕成倚重。
陈立群是燕西本地人,这么多年来,他只来过一次京师。
如果陈立群是太后的人,那他是什么时候投靠太后的?
是在崭露头角以后,还是……
在燕羽军创立之前就已经投靠了太后?
他进入燕羽军,是否出自太后的授意?
不知怎么的,霍世鸣突然想起太后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父亲可知,燕羽军为何会叫燕羽军?”
传闻称,燕羽军是由太后提议创办的,燕羽军的名字来源于太后的名字……
那时候,他并未将太后这句话放在心上。
但现在想来,以太后的性子,燕羽军与她的交集如此之深,她与先帝又怎么会不在军中布置后手,安插钉子?
以前没启用后手,只是因为没必要。
现在觉得他和他的人不可信了,就立刻开始清洗他在燕羽军的势力,让她布置的后手发挥作用。
不……
不只是燕羽军。
霍世鸣视线微垂,看向书信的下一行。
除了孙裕成,他在行唐关驻军中的亲信,大都被行唐关主将白镜文抽调去了燕北。
这一去,短则三五月,长则一两年,等他们再回到燕西时,燕西哪里还有他们的容身之地。
如此光明正大的铲除异己,白镜文怎么敢的!
若不是得了太后的首肯,白镜文怎么敢的!
手中轻飘飘的书信宛若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得霍世鸣喘不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