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请罪与体面。(第2/3页)

但承恩公府的情况,祝青云或多或少都给桑家人讲过——当成反面例子来讲。

虽然祝青云没有明说,桑家人也能猜到,他们的风光与承恩公府的没落有很大关系。

“承恩公府的现状,就是我们家需要警醒的未来啊。”

***

皇宫里,霍翎一边看着燕北守将周嘉慕的信件,一边听祝青云汇报桑家人的情况。

桑家辈分最高的人,是顾声雨的表哥,也就是霍翎血缘上的表舅。

这位表舅生了两子一女,两子一女成亲后,又各自生下孩子。如今这些孩子也都长大到了可以议亲的年纪。

霍翎随口问道:“里面有什么机灵孩子吗?”

祝青云道:“毕竟与娘娘有着一丝血缘,都挺机灵的。要说资质最好的,还是桑家二房生的那个女孩。”

霍翎来了一些兴致:“她叫什么名字?”

“桑玄清。”

霍翎想了想道:“明日下午,我在宫中设家宴,请表舅他们来宫里坐坐,也让安儿见一见他们。”

霍翎和桑家人的见面很平淡,并没有太多亲人相见的热切与激动。但她说了这是一场家宴,就证明她是承认这份亲戚关系的。

除了给几个小辈都备了贵重的见面礼外,霍翎还对桑表舅道:“我与表舅乃是血脉至亲,表舅在京中若是有何不便之处,只管往宫里递信。”

桑表舅心下一暖:“娘娘对桑家的恩德,已经让草民、我无以为报。”

霍翎道:“都是自家亲戚,表舅说这话就外道了。”

桑表舅搓了搓手,有些局促道:“眼下我确实有一个不情之请。”

他瞥了眼坐在下首的桑玄清,这是进宫之前,桑玄清给出的建议。

“明日我想带着家中的孩子们,去姑姑墓前祭拜一番。这些年我们远在老家,一直没机会给姑姑上柱香。”

桑表舅口中的姑姑,就是霍翎的外祖母。

霍翎不免多看了桑表舅一眼。

她与桑家的联系都来自于外祖母,桑家能想到第一时间去给外祖母扫墓上香,不管是发自内心,还是为了讨好她,都是一步不错的棋。

霍翎直接应下:“明日一早,我让内侍去给你们领路。”

在桑家人离宫时,霍翎还赏下了好几车东西,都是他们能够用上的。

季衔山也跟着赏赐了不少好东西。

不管是祝青云和邱大郎去接桑家人,还是太后赐下府邸,都是大张旗鼓着来。

桑家人还在半路上的时候,有关

他们的消息就已经在京师传得满天飞了。

满朝文武没有第一时间上门拜访,是因为他们还在做最后的观望。如今看着桑家人进宫一趟就得到了满满几大车的赏赐,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太后娘娘明显是要抬举桑家,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自然该递拜帖递拜帖,该准备贺礼准备贺礼。

桑府门前,一时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与隔壁的承恩公府形成鲜明对比。

有一名年轻官员在外头排队候着的时候,随意往隔壁瞟了几眼,不免唏嘘:“不久之前,这样的热闹还是属于承恩公府的。”

“噤声。”与年轻官员关系不错的同僚提醒道,“太后娘娘圣明烛照,她的心意,岂是我们能够置喙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承恩公府,这是失了圣眷啊。

桑府门前的热闹只持续了几天就消停了。因为就在九月初,一封来自燕北的战报,打破了京师的宁静祥和。

——大穆主将萧国英、副将冯信,奉永庆帝之命,以自卫反击为借口,兴兵二十万南下攻打大燕。

随着这封战报一起传回来的,还有源源不断的情报。

永庆帝确实是被儿子逼宫的行为气得中风了,但他并未晕厥过去,而是被太医用针吊住了一口气。

萧国英支持十皇子,冯信支持二皇子,两人明面上的关系确实不对付,私底下却都效忠于永庆帝。他们的争权夺势从头到尾都只是一场戏。

萧国英也确实领着一队兵马悄悄离开了燕云,但在离开燕云后不久,他们就改头换面,在冯信的掩护下,重新回到了燕云。

他们故布疑阵,巧设陷阱,为的就是引诱大燕主动发起北伐。

只可惜左等右等,大燕军队都毫无动静。

一直到大燕承恩公上书请战的事情爆发出来,永庆帝抓住机会,以此为借口说动了大穆的贵族高官支持他发兵。

……

消息传到霍世鸣耳里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彻底完了。

虽然霍世鸣从始至终都认为,这是大穆狼子野心。没有他上书请战这件事情,大穆也会找到别的借口开战。

他所要背负的责任,只有极小的一点。

但他是怎么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后是怎么想的。禁足三月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狂风骤雨还未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