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请罪与体面。
正如皇帝需要宗室,太后也需要来自外戚的支持。
霍世鸣嘴上不说,心里却还存着一丝妄想,觉得太后只是嘴上说得狠,等到火气消了,未必还舍得自断臂膀。
但桑家的出现,狠狠戳破了霍世鸣的这丝妄想。
太后确实需要外戚这股政治势力立在朝廷上。
但一个不听话的外戚,有还不如没有。
承恩公不知恩,太后也不介意换一个外戚家族来承恩。
以前没有这么做,一是因为霍家还算衷心得用;二是因为文盛安还在朝堂上杵着,从头开始扶持一个家族不仅麻烦,不花个三五年功夫,根本派不上太大用场。
三则是因为,她与桑家人只有血缘上的联系,并无任何情感上的牵扯羁绊。
吩咐邱鸿振多照应一二,就算是全了这份血脉联系。
但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形势变了。
霍翎的想法也跟着变了。
只有血缘上的联系,没有情感的羁绊,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从头开始扶持桑家,给桑家人投喂政治资源,虽然会花费不少力气,也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看到成果,但这更能让桑家人知道,他们的一切都是谁赋予的。
她对他们,没有太多亲情。桑家人心里明白这一点,想必也不敢生出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
——即使真动了什么不该动的心思,要处理起来时也很容易。
霍翎将迎接桑家人的任务交给了邱鸿振和祝青云。
邱鸿振身为工部左侍郎,肯定不能亲自动身去迎接桑家人,他从皇宫离开后,就直接去找了自己的大儿子,让他和上司告半个月假。
“我再给你拨一队人马,你带着他们一起南下。”
邱鸿振耳提面命:“切记,这一路上,一切以祝女官为首。她吩咐什么,你只管照办,不需要问为什么。听明白了吗。”
他这个儿子的资质不算十分出众,与其多做,倒不如少做。只要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将桑家人带回京师,总是少不了一份功劳的。
桑家进京的排场,比之当年承恩公霍世鸣进京的排场还要煊赫三分。
每经过一处驿站,都有当地大户人家的管事等候在里面。不为别的,只是为了给桑家人请个安,再送上一份贵重的贺礼,结交个善缘。
桑家人以前就是平头老百姓,何曾受过如此礼遇。
他们既不知道如何应付这样的场面,也不知道这份贺礼能不能收,收了以后会不会惹来麻烦。
最后还是祝青云点了头,他们才战战兢兢收下礼物。
等客人离开后,祝青云道:“现在这只是小打小闹,真正的大场面,还得等你们回到京师。”
桑家人都忍不住倒抽冷气,这样居然还只是小打小闹,那真正的大场面该是何等壮观。
“祝女官。”为首的老人小心翼翼道,“你能教教我们该如何应付这种场面吗。”
祝青云自是欣然应下。
她心里清楚太后将她派来的真正用意。
她需要在这段时间好好调、教桑家人,让他们明白何为分寸。
只要他们始终能够摆正自己的身份,进京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场泼天的机缘。即使只是为了立起一块牌坊,太后都不会亏待了他们。
桑家人就这么一路高调着进了京师。
当他们看到那座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桑府”时,即使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还是忍不住生出受宠若惊之感。
“祝姑姑,我们直接进去吗?”桑家年轻一辈里,唯一的女孩子桑玄清问祝青云。
祝青云刚才已经和宫里派来的内侍沟通过了。听到桑玄清问起,她解释道:“你们初入京师,身边怕是没什么得用的人手,这府中的仆从都是直接从内务府调过来的,月俸也都是由内务府出。这一路舟车劳顿,你们先好好休息一两日,待娘娘有空了,自会召你们进宫。”
桑玄清问:“祝姑姑要不要进去喝口茶歇会儿?”
祝青云笑着婉拒了:“我还得回宫向娘娘复命。”
桑玄清给祝青云行了一个大礼,这个礼数还是祝青云亲自教给她的:“那我就不留姑姑了。”
祝青云连忙回了一礼:“当不起姑娘的大礼。”
“姑姑当得起。”桑玄清笑意盈盈,“这段时日,我们一家人都承蒙姑姑照顾。姑姑的恩情,玄清铭记于心。”
祝青云确实是奉了太后的命令才来教导桑家人的,但桑家人能记下这份情,她心里自然也更慰贴。
桑玄清站在原地,目送着祝青云上了马车。
她转身时,正好看到隔壁的承恩公府门庭冷清,门口还有两排禁卫在看守。
祝青云能够教给桑家人的东西还是有数的,毕竟这一来一回也就半个月左右,更多的还得等桑家人到了京师后慢慢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