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是武威侯府的那位姨……(第2/3页)

事发以后,牵涉其中的家族或抄家或流放,武威侯府也被收回爵位,举族流放至岭南,三代以内不得出仕。

霍翎梳理清楚朝中事务后,还曾派内侍去了趟武威侯府,将她外祖母的坟重新迁至一处风水宝地。

此外,霍翎还给时任京兆尹的邱鸿振下了一道命令,让他去查一下她外祖家还有没有其他人。

中间相隔的年代有些久远,不过霍翎的外祖母曾经是老武威侯夫人的陪嫁丫鬟,从老武威侯夫人娘家那里一路顺藤摸瓜,稍微花了些功夫,中间线索还断了一次,才终于是将人找了出来。

霍翎的外祖家姓桑,被老武威侯夫人娘家赶出来后,就回了老家,在老家开了一间面馆,生活不算多富贵,但也称得上衣食无忧。

霍翎对生母的印象其实并不深刻,对于那位早已病逝的外祖母,更是没有寄托太多感情。

她无意与桑家人相认,只是给当地官员下令,让他们在暗中照拂桑家人一二。

这么多年过去,她从未过问桑家人的情况。所以霍翎突然召见邱鸿振,邱鸿振还以为是为了承恩公上书北伐一事。

令邱鸿振意外的是,他刚行完礼,太后就主动问起了桑家人的情况。

“他们近况如何?”

邱鸿振愣了愣,才想起来桑家人是何方神圣。

邱鸿振都忍不住给自己捏一把汗了。

还好他对于自己素来有清醒的认知,知道自己今日的地位到底是谁给予的。

太后吩咐他去办的事情,他从来都不敢打任何折扣,宁愿多费一些心力,也好过太后问起时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桑家那边的情况,每隔上三五月,下头都会有人汇报给他。

所以这会儿邱鸿振略一回忆,就成竹在胸。

霍翎听他简单介绍了一遍,问:“他们心性如何?”

邱鸿振道:“都是本分人,靠手艺吃饭,没听说闹出过什么事情,在街坊邻居间的口碑还不错,做生意也实诚。这些年下来,那间面馆都经营成大酒楼了,在他们县里也是出了名的。”

霍翎颔首。

邱鸿振有些摸不着霍翎的心意:“娘娘突然问起桑家,可是有什么吩咐。”

霍翎端起茶盏,随口道:“派些人去将他们接进京师,一路高调些。”

这么多年都没有相认的打算,却在这个节骨眼上接回桑家人……

邱鸿振心中念头翻涌,面上却应得极快:“臣一定会大张旗鼓将人都接回来。”

霍翎又看向侍立在一旁的祝青云:“你也带些人跟着一起去。这一路上,该教他们什么,想来你也心中有数。”

霍翎最信任的女官当然是无墨,但她身边诸事离不得无墨。

像是这种外派出京的事情,交给祝青云来办更合适。

***

方氏最后还是打听到了具体情况。

不过不是从孔军师那里打听到的,而是从霍世鸣口中得知的。

霍世鸣说得十分含糊,方氏并不能完全理解他说的话,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

霍世鸣的做法,一定是被太后所不喜,甚至是厌恶的。

霍泽受了霍世鸣的牵连和太后的迁怒,这才被扣在皇宫里。

刚刚放下心来的儿媳妇关氏,也听说了太后的口谕。这回她没有再派丫鬟过来打听消息,而是亲自抱着孩子过来了。

“这该怎么和儿媳妇解释啊?”方氏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霍世鸣神情灰败,也懒得再多费一次口舌:“还能怎么解释。直接说吧。儿媳妇身体一向不错,哪里会那么容易倒下。”

关氏确实没那么容易倒下。

她甚至还反过来宽慰方氏:“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娘,你别担心,娘娘就算再迁怒阿泽也只是一时的,等娘娘气消了,阿泽就会回来的。反正在皇宫里住着,也缺不了阿泽吃的用的。”

方氏被儿媳妇安慰得唇角泛苦,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

昨天老爷也是这么安慰她的,结果呢?

方氏一时间也没了办法,倒是她身边的嬷嬷给她出了个主意。

“夫人不如生一场病。”

方氏叹气:“这个节骨眼上,我哪里还敢生病啊。”

嬷嬷道:“夫人生病,希望少爷回府侍疾尽孝,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方氏眼前一亮。

方氏也不用装病,她这几日本就忧思过度,只要夜里再刻意吹吹冷风,一觉睡醒,就开始头晕脑胀。

关氏试探着往宫里递了一本折子。

霍翎看都没看一眼,直接让人送去给霍泽,又指派两名太医去承恩公府给方氏看病。

……

霍世鸣这几日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两耳不闻窗外事。

方氏生病的消息,还是太医来了以后他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