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平静下的激流。……
平静的海面下方,始终蕴藏着激流。
朝堂之上,永远不会只有一种声音。
权力也永远不会独属于任何人。
霍翎的意志能够畅通无阻,不是因为她将朝堂上的人都变成了自己的党羽,而是因为那些反对的声音,在她的威势下,不得不暂时曲从。
这一点,沉浸权术多年的霍翎看得很清楚。
朝堂局势瞬息万变。
一个文盛安倒下了,另一个文盛安随时都有可能起来。
她的执政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利益。那些被触动利益的人,要么改变倾向投靠她,要么处于蛰伏状态,等待反击的时刻。
她所要做的,就是趁着这个时候,尽可能多做一些事情去巩固自己的权势,推行自己的政策,让那些蛰伏的野心家不得不继续曲从。
二月二,龙抬头。
民间常在这一日祭祀土地神,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在这一日里,位于皇宫东侧的奉天殿,也举办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考试。
在考试开始之前,礼部派出一批官员,由礼部尚书李寒松亲自领头,负责维持考场秩序,监督考试顺利进行。
参加这场考试的六十二名考生,皆为女子。
考试时长总共为四个时辰,从巳时到申时。
时间看着很充裕,但卷子上的题目也不少,若是才思不够敏捷之人,怕是连答完题都困难。
考试进行到一半时,太后和陛下这对至尊母子一同来到奉天殿。
霍翎无意下去巡视,季衔山却兴致勃勃。
他来回看了一圈,在每个考生身后都驻足片刻,这才重新回到霍翎身边。
霍翎笑问:“看出了什么。”
季衔山道:“时间太短,只能看出字迹清隽。”
霍翎道:“很快就知道结果了。”
大燕的制香工艺很出色,寻常一炷香能烧两刻钟,这场考试准备的香刚好能烧四个时辰。
如今香炉里的香已经燃至最后,才陆陆续续有人交卷。
等到香炉彻底燃尽,考生一一退出奉天殿,回家等消息。
礼部官员却没能直接回去休息。
他们当场开始批阅收上来的答卷,并按照答卷优劣进行排序,只将综合成绩最好的十份呈给太后和陛下。
霍翎将这十份答卷都看了一遍。
礼部排出的名次与她心目中的名次相差无几,霍翎便没有做出调整。
等季衔山也看完答卷,霍翎问他觉得如何。
季衔山道:“都答得极好。尤其是头名,写得一手锦绣文章。”
霍翎微微一笑:“确实不错。”
这些答卷,不说有多让人眼前一亮,至少都言之有物,能让人从中看到考生的才学与胸襟。
以她们的年纪,能做到这般,已是十分难得。
翌日,霍翎在寿宁宫设宴,宴请这十名考生,亲自赐下宫牌。
第四名到第十名,授予六品女官。
第二名和第三名,授予五品女官。
头名授予的品阶,则与祝青云一样,都是四品女官。
她们当差的地点,并非后宫,也并非霍翎居住的寿宁宫,而是霍翎专门用于处理政务、接见朝臣的兴泰殿。
除了考试选拔出一批女官,霍翎还从民间征召来了八名女官。
这八名女官在地方上都颇具才名,待人接物也更为老练稳重。
有这些女官负责对接外朝臣子,传达太后旨意,兴泰殿从上到下愈发井井有条,连带着霍翎处理政务时,也愈发得心应手起来。
***
自那一日书房密谋以后,孔易再也没有提起过对大穆发兵的事情,霍世鸣也没有流露出任何异样。
过完年以后,霍世鸣就老老实实去了兵部报道,每天按时点卯,到点下衙。
霍泽在旁边观望了一段时间,还以为他爹已经接受了现实,放弃了发兵大穆的机会,暗暗松了口气。
但霍泽不知道的是——
霍世鸣早已派出自己的亲信,前往大穆探听情报。
他还给行唐关那边去了信,让人紧盯着来往于大燕与大穆两国之间的商队。
商队南来北往,消息最是灵通。他们也许打听不到大穆上层的具体情报,却能察觉出其中的暗潮涌动。
在等待消息之余,霍世鸣也不是什么事都不做。
虽说兵部尚书这个位置不是霍世鸣自己想要的,但谁叫胳膊拧不过大腿呢,他不能忤逆太后的意思,只能老老实实在兵部做事。
他的心思不在兵部上,自然不会与兵部原来的官员产生什么利益冲突。
兵部两位侍郎原本还担心霍世鸣来到兵部后,会对他们狠狠立威敲打,没想到霍世鸣会这么好说话,那叫一个大喜过望,根本不介意霍世鸣当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