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权力的本质。(第3/4页)
霍翎弹了弹季衔山的额头,又用帕子帮季衔山擦干净手,这才将桌上摆着的一碟梅花酥推到季衔山面前。
季衔山伸手去拿:“母后,我能吃多少块?”
霍翎笑:“你还想吃多少块。”
季衔山挺了挺自己的小肚子:“我觉得我可以吃下四块。”
霍翎摸了摸他的小肚子:“你不可以。”
季衔山讨价还价:“那两块可以吗?”
“也不可以。”
“好吧。”季衔山一本正经地叹了口气,“我的肚子不争气,只能吃一块。”
宋叙忍俊不禁,见季衔山盯着他看,忙低咳一声:“参加陛下。”
季衔山道:“我记得你。”
宋叙一愣,就听季衔山道:“你,不是大臣。”
霍翎扶额,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他现在是宋大人了。”
“咦。”季衔山看了看霍翎,又瞅了瞅宋叙,挠头道,“你是大臣了。”
宋叙唇角含笑,温声应是。
季衔山问:“你是什么大臣啊。”
宋叙一时答不上来,想了想后道:“是出使穆国的大臣。”
季衔山点点头,但看神情分明是没听懂的。他也不理会宋叙了,靠在霍翎怀里啃了会儿桃花酥,又从嘴里拿出来,递给霍翎:“母后,这个好好吃,你要不要也吃一口?”
霍翎看了一眼,面无表情地拒绝了:“不用了,你自己吃吧。”
宋叙不好再留,起身向霍翎请辞。
霍翎指着那碟梅花酥道:“你带回去吃了吧,莫要留在这里,惹得馋虫眼馋。”
季衔山听出了母后是在说他,拍拍手上的饼干屑,又用手背抹了抹嘴,将脸埋在霍翎怀里,不再眼巴巴瞅着桌上的点心。
宋叙谢恩,拎着宫人递来的食盒离开皇宫。
文府的马车在宫门口等他,宋叙坐上马车,取出里面的梅花酥咬了一口。
酥脆香甜,隐隐带着一股奶香味,确实是孩子会喜欢的口味。
霍翎召见宋叙的第三日,宋叙就以太常丞的身份,带着两个从礼部挑选出来的、熟悉大穆情况的官员,悄无声息离开了京师。
他们不打算从燕北进入大穆,而是打算前往燕西,取道羌戎,再从羌戎绕到大穆北方。
得知宋叙的打算后,霍翎还派崔弘益去了趟文府,给宋叙送了个巴掌大小的匣子。
“娘娘说了,如果宋大人需要借助羌戎的力量,就将匣子里的东西交给羌戎首领李宜春,羌戎会尽力协助你成事的。”
宋叙也不多问,妥善收好匣子。
***
当早春第一缕新芽从积雪里冒出头来,大燕只能被动防守的局面终于有了改变。
冰雪消融,春风送暖,大穆的骑兵再也不能像之前一样,在大燕的堡寨前来去自如。
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燕军组织反击,步卒结阵,骑兵冲杀,靠着双方的配合,狠狠挫了几次穆军的锋芒。
朝廷终于开始收到前线的捷报。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就连霍翎,也有种拨云见日、阴霾散去的感觉。
更令她高兴的是,在宋叙离京整整四个月后,朝廷终于收到了他的来信。
这封信是从羌戎王帐送到行唐关,再由行唐关派人快马送入京师的。
信上,宋叙没有交代太多,只说一切都在按照计划推进,不日将看到成效。
事情也完全按照宋叙在信上说的那样发展——
天狩元年六月,位于大穆北边,以游牧和渔猎为生的敌烈部再次掀起反叛;
位于敌烈部东边的乌古部拒绝再向大穆称臣纳贡,与敌烈部连兵抗穆。
这两个部落都属于大部落,同时进行反抗,声势十分浩大,就连一些平日里惨遭穆国压迫的小部落也都闻风而动。
七月,北阻卜部叛乱。
以穆国的国力,不是不可以进行两线作战。
但前提是值得。
穆国投入如此多兵力攻打三关,却始终没有取得太显著的战果,至少在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到一举攻克三关的希望。
既然无利可图,就算永庆帝想继续打下去,其他人也不愿意陪着他继续打下去了。
最终,在天狩元年八月,永庆帝终于扛不住压力,下令前线将领退兵回援。
同月,经历了几个月战争磨砺的燕羽军也回到了燕西。
作为大燕唯二的骑兵,燕羽军在这几个月里表现颇为出色。尤其是去年绕道后方烧毁敌方粮草,更是神来一笔。
而燕羽军在前线的出色表现,也进一步加深了霍翎在朝中的威望。
随后不久,霍泽从燕西返回京师。
在燕北一切尘埃落定后,安鸿羽上书,自陈年迈衰朽,无法再担任燕北主将这个重要职责,希望太后能恩准他卸下重担,回京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