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终章(下)

接上话。朱孝德见琉璃塔点亮无数灯火,与一轮明月交相辉映,竟是天上人间难辨。她望向福觉,他神色震惊,显然并不知情。

朱宁煜缓慢问:“姑姑没觉得哪里不对吗?”

朱孝德心怦怦乱跳,颤抖的手拢进袖里。

朱宁煜道:“我能运油进白塔寺,自然也能运兵进来。”

朱孝德问:“你的兵在何处?”

朱宁煜转身,用手指划一圈:“在那处。”原本将众臣团团包抄的兵士,迅速撤至两侧,排列齐整,只待下令。

朱孝德脸色难看极了。

一人走进殿门,至朱宁煜面前,拱手见礼。朱宁煜道:“魏将军怎此刻才现身?”

萧云彰问:“这是何人?”

魏寅道:“虎威将军魏清峰,这五百兵士,皆为他神机营的精良干将。”

听魏清峰回话:“本将在白塔寺外作战,俘获千余叛军,费了些时辰,是而来迟。”

朱宁煜命他退下,微笑地看向朱孝德,并不说话。

朱孝德哪里会不明白,她还是小瞧这位太子了,不由叹口气,转头问福觉方丈:“这到底是天意,还是人为?”

福觉方丈颓败道:“天意难违,造化弄人。”

朱孝德问朱宁煜:“你不会如你父皇那般,饶我一命罢?”

朱孝德道:“姑姑也说了,养虎为患,终成一害。”

这是决计不放过她了!她大笑:“甚好!风吹雨打花落去,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就该舍亲弃情,杀伐决断,方能平定天下,复吾朝繁荣盛世。”

萧云彰突然道:“长公主要拔刀了。”

魏寅微怔问:“甚么?”萧云彰出手如闪电,狠狠将他推了一把:“快!护驾。”

魏寅不及多思,腾空跃起,蹬步向前,已见朱孝德手中短刀,寒光迸溅,直刺朱宁煜胸口,说时迟那时快,他捏住她的手腕用力折扭,听得惨叫一声,短刀哐啷插入脚下石板莲花,仅划破了朱宁煜所穿衮服。

朱宁煜目光沉沉,下旨道:“将孝德公主及其同党,一并抓捕收监,交由锦衣府及三法司会同审讯,其间肃清余孽,不得有漏。”他站直身躯,仰首自顾欣赏琉璃塔,只觉安详静谧,浮光幻影之间,似现佛祖金身。至后在位数十载,他往白塔寺祭典多次,再不曾如此震撼过。

魏寅四处张望,不见萧云彰身影,走出白塔寺山门,问属下张弛:“萧九爷去哪了?”

张弛回禀:“他匆忙忙骑马走了,去哪儿不知。”

魏寅略思忖,伸手触过系革带上的腰牌,竟是空无一物,顿时明了,问道:“萧九爷何时会武功的?”

张弛挠头答:“属下不知。”

长公主朱孝德谋反败露,毒酒赐死。福觉、临惜罚面壁思过,当晚坐化。萧肃康谋反重罪,且身背数条人命,其五弟萧任游亦有人命,理应当斩,萧老太太亮出先皇赐的免死金牌,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发配宁古塔,此生不得回京。同时清理朝堂,一时腥风血雨,问罪大小官员百余人等。

同年九月二十日,朱宁煜登基,改年号正昌。

十月十日辰时,三法司重审十四年前白塔寺灯油案,说来奇景,满城菊花忽然一夜绽放,展须扯瓣,金蕊流霞,惹得百姓争相观赏,谓为吉兆。

林婵的轿子停在城门,小眉搀扶她出,一眼便见乔云云站在马车前,乔云云也看到她了,忙迎过来,打量她小腹隆起,歉然道:“奶奶身体不便,还麻烦来送我。”

林婵道:“无碍!医倌让我多走走哩,一味贪懒痴肥,日后不好生。”

乔云云道:“不兴说这种话儿。”

林婵问:“今日重审灯油案,你不等结果,就急着要走么?”

乔云云道:“证据确凿,铁案如山,我已能猜到结果,不必再等了。”

林婵问:“你离开京城,魏千户可知晓?”

乔云云摇头:“我未同他说,但他是个机敏的人,想来应有所察觉。”

林婵道:“你们不能......”

乔云云打断道:“不能。”

林婵问:“怎就不能?”

乔云云默了会儿,平静道:“如若十四年前灯油案不曾发生,我还是县令之女,他乃油户之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结婚生子,想来日子喜乐幸福。无奈天不遂人愿,我们背负血海深仇,身心残缺破败,每当对视时,如照镜子,皆是对方最不堪的模样。看一次痛一次,伤口难愈,鲜血淋漓,就算平冤昭雪、大仇得报,我们也再回不去了。倒不如放过彼此,时日久长,应会淡忘罢。”

林婵落下泪来,乔云云勉力笑道:“我没哭,你倒哭了。奶奶莫哭,未尝不是一桩好事。”掏出汗巾子替她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