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博弈
接上话。魏公公道:“陈娘子不必恼怒,商人本就低贱,又是妇人。”
林婵笑道:“魏公公怎地说,皆有三分理,我忍让着便是。”
魏公公也笑了:“你这娘子,红口白牙,长了一张利嘴。福觉你也莫往心里去。”
福觉方丈道:“阿弥陀佛,我佛眼看凡尘,心怀清风明月,岂与一介商妇计较。”
林婵嘲道:“是这个理,大方和尚能煎茶给歌姬品尝,更况福觉方丈与我哩。”
魏公公道:“言归正传。陈娘子现为灯油佥商,理应要知我的需量。”命小公公将帐册递她。
林婵接过,看得年需十万斤山茶灯油,仅白塔寺一寺,便需两万斤。她道:“还请福觉方丈赐教,这灯油用量恁可观。”
福觉方丈道:“白塔寺为皇家敕造大寺,因寺中有座琉璃塔而闻名,内有九层,窗罩明瓦,共设长明灯 146 盏,每盏灯芯 2 寸,排 100 名僧人轮值,给油灯添油、剪芯,确保夜夜通明。每盏每夜需 6 两 4 钱灯油,再加每个大殿禅房日常用度,每月灯油总耗 1600 斤,已是除去香客所赠灯油,苛算而得了。”
林婵道:“如此算来,1 两山茶油按 2 两银算,每月灯油用度 3 万 2 千两银子。”
魏公公道:“陈娘子价钱算贵了。”
林婵问:“怎地贵了?”
福觉方丈道:“往年所用桐油,1 两不过 500 文钱,你这女商,狮子大开口。”
林婵不慌不忙道:“山茶油岂是桐油可比,自古以来,寺庙用油,皆以山茶油为尊,用它点灯,不仅明亮持久,还散发缕缕香味儿,有赞它的,一点灵明三世外,十分妙净万机前,还有赞的,道人结屋云深处,自捣茶油供佛灯。若非十四年前灯油贪墨大案,现时哪有我在此说话的份儿。”暗观魏公公、福觉及临惜神情莫辨。
魏公公端盏吃茶,想想道:“从前用山茶灯油时,1 两也不过 1 两银。”
林婵道:“魏公公应知,常山县冯家镇的茶园,当年官家撤出时,茶树尽毁,我夫散尽千金,耗时八年,才得终成千亩,有所收成,这些前期成本,不得不算入。”
魏公公道:“你就算散尽万金,关我们何事,现只论此刻,不谈前后。”
林婵笑道:“魏公公这般说,我还有甚好讲的,若按 1 两灯油 1 两银算,这十万斤灯油钱,先给我五成。半年再结三成,年底一次结清,这样总行罢。”
魏公公道:“陈娘子,你未做过佥商,不懂规矩,也算情由可原。”
福觉方丈道:“灯油钱由陈娘子先垫付,半年后结三成,年底结两成,余的明后年结清。”
林婵道:“我哪垫得出这许多银子。”
魏公公笑道:“陈娘子毋庸过谦,已查过你的资产,够殷实,承担得起这笔费用。”
林婵道:“话不能这样说,我虽有些钱财,但不止经营百门油铺一家,旁的柴煤布马店铺,采货备货、水陆运货、钞关付税,用人工钱,哪样不是开销,需得银子打点?我生生垫出数万两银子,魏公公呀,你可要了我的命了。”
魏公公看她容颜艳丽,语气娇嗔,竟比乔云云还得他意,不由色迷心窍,笑问:“陈娘子打算如何?”
林婵道:“我也不难为公公您,好歹先给我三成,半年结两成,年底至少再结两成罢。”
魏公公还未话,福觉方丈道:“你个商妇,怎这般奸狡滑溜,贪心不足,长明灯换茶油,是为皇帝安康祈福,怎容你在此讨价还价。”转而朝魏公公道:“不妨换掉她。”
魏公公问:“换谁?”
福觉方丈道:“木材铺周守礼,在江西袁州有个山头,种植了百里茶林,他亦可行。”
林婵道:“福觉方丈终日诵经宣卷,不知凡尘俗事。这木材铺周守礼,主营梁柱家具箱笼等,油漆之类不过附带,再讲江西民风彪悍,劫匪出没,一路运途艰险,再让他垫数十万银子,怕是也要了他的命了。”
福觉方丈道:“萧家薪火铺可行......”未讲完,一个和尚进来禀告:“锦衣卫千户魏大人来见。”
魏公公吃惊问:“他怎来了?”看向福觉,福觉道:“非我邀来。”
林婵摆手道:“我不认得他。”
魏公公吩咐:“请他进来说话。”
魏寅走入房内,径至魏公公跟前,作揖见礼,福觉及临惜唱喏,林婵道万福,礼毕后,重新排序而坐,林婵让出位子,由他坐侧席,再坐他右侧。小公公斟茶。
魏公公笑问:“甚么风把魏千户吹来了?”
魏寅道:“自是白云堆里古家风。”
魏公公道:“没想到魏千户双手沾红,却也懂佛法。”
魏寅道:“我不懂,我只知皇上龙体染寒,卧榻至今,太子欲要长夜在白塔寺、为皇上祈福,命我来问,灯油采办之事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