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持生了,生了(第2/3页)

不想眼下倒真是派上了用处。

除了坤宁宫里候着的两个产婆,薄皇后又命宫人将长信宫的人也都带来。

很快,坤宁宫内一个个的宫人都脚步匆匆的跑出了殿——去外头传太医的,去长信宫的,却御前报信的,去慈宁宫的,去各个宫中的……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有薄皇后接手,慌慌张张,稀里糊涂跟着一块进殿的贤妃和兰妃才算回过了神。

待喘口气,这才发现自己的背后都被冷汗浸透了。

就这阵仗,真真是要吓死个人。

“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贤妃情不自禁的摸出自己腕间的佛珠开始祈福。

这两年,宫里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桩桩件件都实在是惊心动魄,更别提之前端王世子逼宫谋逆的事了。

宫中乱起那一刻的万事皆休,生死不定的惶然恐惧,真真是没人再想去经历第二次了。

庄妃……老天爷偏心就偏心吧,现如今,只求安稳。

兰妃看了两眼,最后也双手合十,闭着眼拜了拜,:“老天爷保佑,保佑庄妃顺顺利利的诞下皇子……若天意眷顾,信女愿连祭三日。”

讲道理,兰妃同潘玉莲的关系尚可,更准确的说,是止步于泛泛之交,但谁让她们两就这么正正好的撞上了呢?

今日庄妃若是平安生产,那自然万事大吉,普天同庆。

若是庄妃出了点什么事,那,那可真是……兰妃脑中咻咻的打消了这不吉利的念头,拜的越发诚恳。

贤妃和兰妃认真祈福。

殿内,面色苍白的潘玉莲死死的攥着薄皇后的手。

产婆看过,距离潘玉莲真的生产还要一会儿,这会儿殿内正准备着所有的东西。

薄皇后亲自擦着潘玉莲额上的汗,她强忍心头担忧恐惧和不安,沉着气,竭力宽慰着潘玉莲。

“玉莲,太医说你胎相安稳。”

“你和腹中的孩儿,现在都健健康康的。”

“御医还说,这几日也确实到了你该生产的时候,今日也是个吉日。”

“本宫已经差人去御前禀报了,陛下马上就回来。”

“玉莲,慢慢的吸气,吐气,好,真好。”

“陛下同本宫,对,还有太后娘娘都在,莫怕。”

“皇后娘娘,娘娘。”

跑进殿内的冬英满头是汗,她气都没喘匀,就连连的道:“太医都请来了。”

“传!”

冯太医麻溜儿的跪地请诊,随后表示潘玉莲得入内殿了。

缓过神的潘玉莲慢慢的松开了薄皇后的手,她还冲着薄皇后笑了笑,:“娘娘,您让小厨房备些云锦酥,好不好?”

“好,好,好。”薄皇后连连点着头。

潘玉莲进了殿,薄皇后情不自禁的跟着一道往里走了两步。

还算理智的绘杏连忙扶住了薄皇后,:“娘娘,庄妃娘娘现在万不可分心,听梅和杜鹃都在里面……庄妃娘娘身子康健,必定和小皇子都安然无恙。”

刚刚还神色镇定的薄皇后脸色见白,她死死的攥着手,指甲甚至都掐出了印记。

薄皇后不再说话,被扶出殿后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的望着殿内。

……

慈宁宫

闻太后在新修好的小佛堂内拜佛念经。

自从闻太后说要闭宫养病后,当真是万事不理,充耳不闻。

每日只静心的养着病,念经祈福,时不时的过问一下潘玉莲和她肚子的孩子。

闻太后这般态度……对着闻家,明崇帝到底抬了抬手。

闻府,除了扛着‘天理’大旗的扛鼎人物,还有在齐王府毒死齐老王妃意图逼死潘玉莲掺了一手的人,统统都得了风寒去了,其他的人倒是没怎么受牵连。

但再想如从前那般重现‘闻半朝’的风光是不可能了。

“班若波罗……”

闻太后轻声念着经的时候,郑嬷嬷像是裹着风似的进了殿。

“娘娘,太后娘娘,庄妃娘娘临盆在即。”

看闻太后二话没有,撑着身子就要起身,郑嬷嬷连忙上前扶住了闻太后。

“皇后娘娘刚刚遣人来报,说庄妃娘娘,现如今就在坤宁宫内的春晖堂,御医和产婆都已经到了。”

燕秋嬷嬷已经捧着披风走了过来,:“娘娘,春寒料峭,您还要抱皇孙呢,且要注意身子。”

按说这宫里,根本就没有太后娘娘要去给一个妃嫔生产守宫的道理,但闻太后……旁的不说,就这数十年的折腾,来来回回几经波折,现在潘玉莲马上要生了,还能不去看一眼?

郑嬷嬷和燕秋嬷嬷劝都没劝一句,只麻利的吩咐宫人准备,又送上手炉,扶着闻太后上了暖轿。

……

乾和殿前,自今日一早,明崇帝心里就有些不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