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支宠冠六宫的终极目标
一晃就过了中秋节,大军班师回朝,临近回京的路上,闻得边关大捷,草原十八部献降祈和的消息,百姓无比欢欣雀跃,奔走相告。
而因着此番大胜,各种‘武曲星’下凡的名头战事都编纂成了故事,在勾栏瓦舍中兴起,最有名气的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便道:“上说却说太岁将军智破王庭。”
“书接上回,却说吕将军好个降魔主,真真是凛凛气概,相貌堂堂,轩昂立世,万夫难敌。”
“两军对阵间,正杀的昏天黑地,云石翻卷,危急之际,但见他眼射寒星,大喝一声,:“贼寇休走!”手中长枪似箭,穿云度风间竟是……”
此番阵仗中踏破王庭,重伤可汗的吕禄山俨然成了‘神话’版的英雄。
而‘神话英雄’的亲卫,却面带愁容的好言劝着举酒痛饮的吕禄山。
朝中上下,不管人后怎么样,在人前谁不是个忠勇双全,正直果毅的形象?
偏吕禄山不。
他本就生的虎背熊腰,身长八尺,叫人畏惧,不似寻常人那般好亲近,而他自己更是真真正正的贪财好色。
旁的人若是对其他的将军有个什么想法,还要想法设想的构陷,而构陷出来的内容旁的人信与不信还两说。
而吕禄山可倒好,那都不用旁的人造谣。
他自己本性凶残如‘人屠’,杀性甚重。
‘贪财’如貔貅,贪心甚足,刮地三尺搜银纳财。
‘好色’中夜御十女……
这些都是众人亲眼目睹的事,当着是没有一言一语多污蔑造谣于吕禄山。
将啰嗦的亲卫赶出了帐内,吕禄山醉眼朦胧间拉过了沿路收来的侍妾,是哪个大人送来的?
不记得了……吕禄山也不去细思,只管抱着美人,与之调笑吃酒。
夜里修整的时候,听着隔壁帐内传来的动静,卫国公的三子脸色不太好,他是真的视吕禄山为心中的榜样和英雄,却不想他竟是如此放浪形骸之人。
见卫长云骤然起身,卫国公翻着手里的书册,头也不抬的道:“坐下。”
“爹。”
卫长云脸色愤然,:“枉我将其视作人间英豪,不想其就这般于军中厮混,他……”
不想卫长云的话没说完,就被卫国公敲了脑袋。
卫长云捂着脑袋看向他爹,却见卫国公脸色沉着。
“你是个什么人物?”
“吕将军是不是英豪,还轮得着你小子来定论?”
“有这碎嘴的功夫,你小子还不如多看几本书,好好多去练练自己的本事,但凡你有吕将军一半的本事,咱们府上都去烧高香了。”
见卫长云低着头不说话了,卫国公轻叹了一口气。
他沉吟片刻,还是放缓了声音,轻声道:“长云,此番才是吕将军初登战场,可他却如烈日当空,煌煌灼目。”
“他年岁尚轻,旁的人似他这般时还在泥泞里摸爬滚打,他就已经踏破王庭,重伤可汗立下不世功勋……你说,这样的人物该怎么封赏?”
“吕将军本就性情豪爽,对部下毫不苛刻。”
“就当是你爹我小人之心了——若是他再爱民如子,视士兵如手足,英明谦逊,贤名远扬……若是你,可敢用他?”
“南诏,北越若是在起战端,百战百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来日他该如何晋封?”
“若真到了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地步……”
卫国公摇了摇头,却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卫长云愣愣的坐着,半晌,他开口道:“爹,待后日回京,你先与我两日时间吧。”
卫国公有些疑惑看向卫长云,却听他一本正经的道:“孩儿也好去那些……”
话没说完,卫长云就被卫国公冷着脸狠狠敲了敲脑袋,:“呵,白日做梦,痴心妄想,想的倒挺美。”
“就你这本事,这辈子你这种事你想都别想,老老实实的能撑起门楣就是祖宗在天有灵了!”
今晚被敲了两次脑袋的卫长云悻悻然间正要出帐,却又被卫国公唤住了。
半晌,卫国公却挥挥手,叫他又退了出去。
卫长云走了,卫国公自己却放下书,起身后朝着吕禄山的帐篷张望了几眼。
功名利禄,特别是名,不是谁能轻易割舍的。
恃才傲物,却是大多有真本事人的通病。
更何况似吕禄山这般人物。
他就是居功自傲,卫国公都半点都觉着意外。
可最叫卫国公记忆深刻的却是吕禄山三番两次对着明崇帝跪地行礼的模样——当真是无比自然忠心耿耿的模样。
行军打仗是一回事,在朝为官又是另外一回事。
世道如此,为之奈何?
卫国公踱步回了座位上,他拿起书时又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年纪轻轻的,谁教的这般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