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家戏精行骗的准则——说真话,再强调……
含章殿
用着甜言蜜语哄骗皇帝的潘玉莲,为着信誓旦旦的‘陛下去哪,嫔妾去哪’把自己给栽进来了。
此刻的她坐在自己专属软椅上,神色幽怨的看向明崇帝。
一大早的就被揪过来,还说是小朝会,哪里算是小朝会哦,全都是收拾乱子的事。
待明崇帝转头看过去的时候,却见朝着自己甜甜笑着的潘玉莲。
听明崇帝轻轻的笑了一声,潘玉莲赶忙谄媚一笑,随即收回了目光,一本正经的翻起了面前的书册。
明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潘玉莲未必能全然看透,但她清清楚楚的明白一点——他们陛下是个真真正正的小心眼,骗他被拆穿是真的要挨收拾的。
殿内,一个个大臣进来,又一个个大臣出去。
这些人里的有的神色如常,说着话时口齿清晰,应答如流,而有的就强自镇定,却是冷汗津津。
还有的那就是和端王府瓜葛颇深的,明崇帝垂问了几句话而已,简直就是两股战战,面色灰白。
人生百态,却是丑态毕现。
镇定自若和慌张惊惧在这简直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会儿的潘玉莲确实看的目不转睛,难怪道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朝堂之上的明崇帝,可不是在长信宫里抱着她温声轻语时含笑的模样。
哪怕只是旁观,潘玉莲偶尔都会心虚的垂下眼,不怎么敢看‘朝堂版本’的明崇帝。
更别提这些直面明崇帝的朝臣了,哪怕背地里真的干了点什么,能对着朝堂之上明崇帝面不改色的,那都是牛人。
事情按着轻重缓急,得一个个的做。
如今大军还在返京的路上,封赏之事斟酌,而京中查了这几日,从明崇帝离京,齐王府内老王妃服毒自尽就拉开了乱斗的帷幕……至今日早上,先处置的是关于端王世子谋逆的事。
见潘玉莲小脸绷着,炯炯有神,神情严肃听得很是认真,明崇帝都叫这个模样的潘玉莲戳的心头躁动——待宗人府的右宗正退出去后,明崇帝起身,直接将潘玉莲抱了过来。
他抱着潘玉莲坐在龙椅上,将手里的折子递给了她,指着上面的一条给她看。
“端王府收到了朕移驾中伏,下落不明的消息,临时起意,才有此番逼宫。”
潘玉莲拿着奏折,一目十行——该说不说慕容昶也够果决。
他确实是一念之差铸成大错,但他却不是丑态百出,两股战战的乞求活命,而是毫不犹豫的揽罪自尽。
血溅三尺,死的惨烈。
说实话,那一瞬众人对他的恶感很大一部分都变成了感慨。
而看着这个消息的潘玉莲却是摇了摇头——
虽然说的是明崇帝战中移驾,这说法倒是够委婉,但实质说的却是明崇帝是临阵弃军而逃。
御驾亲征的明崇帝临别之际,都允她同赴黄泉了,哪里还像是个望风而逃的人?
“端王世子在京中多年,陛下又恩准他入朝为官,甚至有时还随侍左右……陛下是何等心性,世子竟是半分也知?”
明崇帝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自然而然说出这话的潘玉莲,嘴角微弯,眼中像藏着星光。
颈侧被吻了吻的潘玉莲一下就回过了神,被抱得紧紧的她也没挣扎,只是微微侧了侧身,在明崇帝的怀里坐的更踏实了些。
明崇帝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又亲了亲潘玉莲,神色慢慢的恢复了寻常。
他放缓了声音,却依旧有些低沉,:“此封书信在端王府内找到了,只是上面的内容却与他们说的并不相同——端王说自己无恙,让慕容昶尽心辅佐信王世子处理朝政。”
“陛下的意思是说,这封信被换了?”
明崇帝轻轻的点了点头。
慕容昶死前的话,明崇帝确实信了一半。
而若是端王世子没有撒谎,这件事再从头看起来就当真是很有意思了。
他慢慢的摸着潘玉莲的肚子,:“他之前本就意欲在宫中加害于你……”就凭这事,明崇帝就绝饶不了他。
“朕后来看过——这宫中的桩桩件件,不知真假间都在步步紧逼,他心存侥幸,才选择放手一搏。”
明崇帝眼神有些幽深。
“明明是临时起意间的仓促一搏,可他入宫的实在顺利,一路宫中的守卫竟然都未惊动。”
“便是世子妃,都轻而易举的到了慈宁宫挟持太后。”
“而能做到这一点的……”
明崇帝出现的突然,简直是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正应了那句世事无常,让原本完美的“谋逆大乱”剧本虎头蛇尾,仓促落幕,清扫痕迹也是需要时间的。
潘玉莲手里的奏折紧了紧,又松开了手,嚯哦,让皇帝起了疑心了,嘿嘿嘿,你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