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谢(捉虫)钓鱼了钓鱼了,钓翘嘴了……(第4/4页)
闻太后为什么对闻怜玥这么有信心?
因为她确实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集大成者——闻太后之前收拾了昭妃那么多次,还能不知她的底细?
潘玉莲这个粗浅的浅薄之人能识得字就不错了。
你还指望她腹有诗书,出口成章,琴棋书画皆精?
可潘玉莲做不到的事,闻连玥却能轻而易举的就做到。
这会儿闻太后听见明崇帝主动开口,脸上的笑意都收不住。
闻怜玥也很是认真的点点头,:“不敢欺瞒陛下,怜儿确实很是喜欢……”
明崇帝点了点头,:“朕近些日子翻阅《庄子》有些不明之处,不知七姑娘可否替朕暂解疑惑?”
陛下能有什么疑惑?
不过是挑起话题罢了。
闻怜玥甚是娇俏明媚的展颜一笑,:“怜儿愿意一试。”
她看着明崇帝,睫毛轻颤,:“只是若怜儿说的有何疏漏之处,还请陛下恕罪。”
“无妨,朕恕你无罪。”
明崇帝神色淡淡的道:“《庄子天运》中曾有记,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
原本含着笑意的闻太后,嘴角的笑顷刻间就冻住了。
闻怜玥更是宛若一盆冷水兜头浇下,她愣愣的看着不徐不疾说着‘东施效颦’的明崇帝。
“皇帝……”
闻太后都愣是反应了几息才强行绷住了脸色,她打着圆场,摇摇头笑着嗔怪道,:“好端端的,怎么忽然说起这典故?”
明崇帝却不强辩。
他只是看着闻怜玥,神色一如既往地平淡,:“七姑娘不曾应声……可是不解其意?”
“也罢,朕且问,七姑娘那可曾读过《庄子秋水》中所记——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皇帝!”
闻太后脸色难看的出言打断了明崇帝的话。
她万万没想到今日的明崇帝竟然言语刻薄至此,简直是堪称歹毒的羞辱。
闻怜玥这会儿脸色红红白白,她整个人都在发抖,嘴唇颤着,眼泪都止不住了。
“怜玥,你先下去休息吧。”
这样的情形下确实没法强行再留下了人了,闻太后打发了闻怜玥先退下,留明崇帝好好地在这说道说道。
闻怜玥出了大殿却没有去偏殿,捂着脸仓皇的跑出了慈宁宫。
外头下着雪,身后是焦急的宫人……可闻怜玥却都顾不上了。
今日的一遭……
仿佛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剥了她的脸皮踩在脚下碾压一般。
熬了数年,忍着不适,不堪……却落得如此下场。
满心羞愤,毫无颜面的闻怜玥抹着泪不管不管的在宫中疾跑。
“嘭!”
闷头不管不顾的闻怜玥同什么人撞在了一起。
她直接被撞倒在地,耳边还响起了宫人的训斥声。
“你是哪个宫的?!”
“敢在宫中这般疾奔,这么急慌慌的冲撞了贵人你担待得起吗?”
“你……”
“好了,竹墨。”
一个温柔的声音止住了宫人喋喋不休的训斥。
青伞微微朝着她斜下,遮住了漫天的风雪。
玄色的披风中探出抹淡淡的天青色,绣着青竹的衣袖间探出手,伸到她面前时却是隔着帕子,:“姑娘,可还能起身?”
闻怜玥怔怔的抬眼,却见眼前的郎君,清透俊雅,玉冠玉发,眼如秋月。
而微微弯腰的慕容烨在看清眼眶泛红,噙着泪的闻怜玥的那张三分熟悉的婉媚芙蓉面时,也微微愣了愣。
“姑娘,姑娘。”
匆匆一路追来的燕秋嬷嬷,总算是寻着上闻怜玥。
她急慌慌的上前扶起人,又对着慕容烨见礼:“信王世子。”
信王世子微微颔首,:“燕秋嬷嬷。”
不多看闻怜玥满身的狼狈,慕容烨移开目光,只将手里的青伞递了过去,:“风雪清寒,且遮一遮。”
燕秋嬷嬷推辞不过,只得收了青伞,慕容烨对着闻怜玥微微颔首,随后就转身走了。
闻怜玥已经不哭了。
她也没听见燕秋嬷嬷说的什么话,只是看着天地一片白雪茫茫,金瓦红墙间踏着长街风雪而去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