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谢(捉虫)钓鱼了钓鱼了,钓翘嘴了……(第2/4页)

“府中养了你这些年,供你锦衣玉食,呼奴唤婢,更是让你能进宫来选秀,你才有如今这般显赫的富贵日子,你……”

“若是没有这些,父亲您以为自己现在才能还好端端的活着出现在这?!”

潘玉莲直勾勾的看着潘父。

她本以为自己一点不在乎。

真的,她觉得自己从没在乎过潘父能对她有个的感情。

可不知不觉间,十数年的愤懑和委屈难平却依旧也酿出了点尖酸的恨意。

“这些年您无视我也就罢了。”

“毕竟您觉着赏口饭吃就算仁慈……这理倒也不算错。”

“……”

“可您为了巴结上官,私底下做的是什么打算?”

“盘算着我要去做歌姬还是侍妾?”

“为着什么让我参选入宫,您心中有数。”

“这宫中人心险恶,我入宫后就处境艰难,更是平白蒙冤,当众受辱……”

“我屡次身受重伤时父亲您在做什么?”

“您忙着将自己背信弃义的悔亲污名强加在我的头上!”

“您在忙着贪污索贿。”

“忙着中饱私囊。”

“忙着贪墨渎职。”

“忙着去修风吹就倒的宫室。”

“更忙着将烫手的‘脏银’都送到我的宫中贺喜!”

“为这事我怀有身孕还要担惊受怕,惊怒晕厥!”

一直梗在心头的这口气在这一刻都吐了出来。

而潘玉莲神色也一点点变冷。

她和潘老爷的微薄缘分,也彻底耗尽了。

往后,她甚至都不会再恨他,也不会再想起他。

潘玉莲面无表情的擦去了眼泪。

“您该日日夜夜跪着,诚心诚意的叩首感谢……”

感谢她却是做好人不够纯粹,做坏人也不够彻底。

“父亲您现在辞官回乡做个家翁,好好颐养天年,已经是我对您最大的仁慈了。”

“您不要逼我。”

“逼我在灵堂前哭一场略尽哀思。”

脸上一片冷肃的潘玉莲神色漠然的看着呆若木鸡的潘老爷。

许姨娘已经进了她重新购置的宅子里,又有人保护。

潘老爷今日就能签了放妾书,启程回乡。

永世都不得踏入京中。

到如今这地步……

什么阴谋诡计的潘玉莲都已然不怕了。

若是潘老爷再动妄念——

她就能心安理得的让他连同那些被‘钓起来的鱼儿’一起,永永远远的免受这人间疾苦。

……

这些时日在克制中很是风平浪静的京中忽的出了件大事——工部侍郎潘同典因病致仕,身染重疾不得已辞官回乡静养了。

在这京里,一个从五品的京官算什么?

那些个贵人都不稀罕费劲儿搭理一眼。

但潘府却是个例外。

你也得好好看看他背后站着的是谁……生了个那般金贵的女儿,这还没加官进爵呢,怎么就忽然辞官了?

有消息灵通的,都已经悄默默的打听了——这事还和信王府脱不开干系。

自古以来,男男女女之间情情爱爱的‘桃色八卦’就最是容易招惹是非口舌。

什么信王世子抛弃潘府的小姐这旧爱,另结新欢,什么两人其实早已私定终身,‘珠胎暗结’才引得潘府的人在王府大闹一场……

相较这京中的其他世子而言,信王世子身份确实特殊了些。

他流落民间数年——这遭遇有人心生怜悯,有人却只觉嫌弃。

现在他又不同于原著中在人前大出风头的声名煊赫。

而且信王府的人丁实在单薄——这事在不同的人眼里,思量不同却是有好有坏。

如今信老王爷又领兵出征。

打了胜仗还好说,可若是……败了呢?

夺嫡之争颇为凶险,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掺和进去的。

这些远的不说,就说的近的——

若是私底下和解还好说,但潘老爷却自请致仕,断了官途。

这结果固然算是个交代……

但信王府和潘府已经撕破脸了,更大大的得罪了宫中的那位宠妃。

真真假假的风言风语裹乱。

乱七八糟的这些事一掺和,吧嗒一下,明崇帝看好后暗示的姻缘也不成了——童家委婉的说府上的姑娘病了,要静养。

……

宫外闹腾了好几日才算平息下来,宫里太后娘娘却不安稳。

她老人家‘头疾’发作数日不见好,明崇帝自然也得时常去探望,尽尽孝心。

而这期间那位闻七姑娘却数度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仿佛她就是单纯的入宫来给太后娘娘侍疾的,根本没有半分其他的念头。

这日,原本该带着病容,躺在榻上歇息静养的闻太后却是一副神采奕奕,眸光明亮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