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之前怎么没看出来,白居易和元稹居然也是一对卧龙凤雏?(第4/4页)

郭令徽眼睛一亮,“这是好事。”

“不过这是之前的想法,我现在改主意了。”雁来看了她一眼,笑道,“改组后的秘书省毕竟要接触奏疏和政务,还是应该正式些。我打算开制科,遴选女官。”

郭令徽听到前半句,还有些失望,等听到后面,又觉得雁来深谋远虑,远胜自己,当即道,“有任何用得上我的地方,令君尽管吩咐。”

雁来想了想,说,“也没什么要吩咐的,你回去也多看看书,准备考试。”

郭令徽一愣,“我?参加考试?”

“不行吗?”雁来反问。

郭令徽跟她对视,立刻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让她很想移开视线,但不知为何,她却迟迟没有行动,反而咬牙道,“行!”

她没想到雁来会让自己去参加考试。

或者说,她没想到雁来说的让她出仕,会是这样的郑重其事。

第一反应就是“我不行吧”,可是随之漫上来的就是不甘心。机会已经放在了她面前,如果因为觉得自己不行就拒绝了,雁来肯定不会强求,可她自己或许一辈子都会生活在对这一刻的悔恨之中。

至少让她试试。

当那个“行”字吐出来时,郭令徽才发现自己紧张到全身都出了一层薄汗,手脚也有些发软。

可与此同时,又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和痛快。

她定了定心,又道,“我会用心的。”

考试确实是个很好的方式,可以客观地评价一个人够不够资格。如果没考过,那什么出仕的话都不必再提,但只要考过了,那就连她自己也不能再否定自己。

送走郭令徽,雁来就让人请来几位宰相,商议此事。

她一开口,几人就皱起了眉头。

女官按理说是宫中的编制,所以这件事,雁来自己就可以做决定。就像以前李纯非要用吐突承璀那样的宦官,朝臣们除了上书劝谏,也没什么办法阻止。

但她偏偏来找他们商量了。

这是对他们的尊重,但同时也是一种信号——女官不会只是后宫里的一个添头,而是要正式在大唐朝堂占据一席之地。

看天兵就知道,雁来肯定是会用女官的。从决定让她代理朝政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但雁来不是要提拔某个具体的人,而是要从头建立起一套机制,却还是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这是连武则天也没有做到的事。

上官婉儿再怎么备受荣宠,也只是皇帝的私人高级秘书,没有官品、员额、衙署,更不用说遴选和晋升机制。

现在,雁来将这些都补上了。

这让几位宰相都感受到了一种紧迫感。

但要说反对,似乎也没有合适的理由,毕竟雁来的流程太标准了——她连考试的部分都全权交给礼部的,显得毫无私心,他们就是想劝也无处着手。

总不能说不要女官吧?那坐在延英殿里的她又算什么?

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应下,又问,“不知这遴选范围要如何定?”

“这个就不必限定了。”雁来说,“我看从前的制科,也有隐沦屠钓科,就是为了搜罗野之贤士,比照那个来就是。”

天下读书识字的女子本就不多,再限制来限制去,最后能选出几个?

从延英殿出来,几位宰相沉默地走了很长一段路,眼看着快到政事堂的公房了,李吉甫才忽然出声叹道,“可惜我没有女儿,孙女又还年幼。”

另外三人闻言,不由对他怒目而视。

我们都在担心女官出现之后,朝堂上的格局会有什么变化,敢情你就是在想这个?

儿子在西川捞到了“开疆拓土、劝降敌将”的功劳还不够你得意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李吉甫没有女儿,他们有啊!就是自家没有,族中肯定也有。似他们这样的人家,女儿本就是自幼读书,也有很多比兄弟更聪明的,从前只能期望她嫁得良婿、相夫教子,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