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不一样……
不管陆长鸣算盘珠子是怎么扒拉的,他真用心去查了这是真的。所以当一连几天,方大海都没有得到陆长鸣的回复,心里开始不确定陆长鸣是不是忘了这事儿的时候。陆长鸣的一份反应伤残退役军人现状的报告,就已经出现在了某些军队高层的办公桌上,并迅速转到了许多大佬的案头。
老实说,这会儿伤残退役军人的安置工作确实做的很不到位。
一来是因为这会儿全国还没彻底解放。不管是政府还是军队,工作重心都放在了进攻上,这些后续的事儿就有些疏忽了。
二来打了这么些年的仗,我党习惯了一边往前走,一边将伤兵什么的,就地安置,如此安置的好不好全看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帮忙,很多伤兵的战友什么的人脉关系都插不上手,这样一来能安排的多好也就不现实了。
第三则是因为部队接收了太多的起义士兵,这自家老兵和投诚过来的兵丁那么一加……数量太多了,信息都不见得全都齐全,你让上头怎么安排?
所以这些事儿陆长鸣那么一查……触目惊心的让所有的老兵们心都疼了。看仓库那都是好的,扫大街的,捡破烂的,那是什么都有啊,甚至有不少连个工作都没有,还要靠家里人养着,这……
一群领导们急不可耐的开起了会,不说能不能一劳永逸的想个好法子吧,好歹相互商量着找点好出路,让这些曾经为了国家怕头颅洒热血的汉子们活得有指望。
那这事儿能有个什么法子呢?其实放到这个时期,法子还是有的,而且还特别的符合政策。不信你看那些刚建起来的厂子,那不就都是好去处?
“上回说要开个烟厂,这就很好吗,咱们那些老兵,哪怕是一点手艺都
没有的人呢,对这烟还是很熟悉的,有些个老烟枪,鼻子闻一闻烟丝,就能分辨出好坏来。去这样的厂子多合适。”
这绝对是个好提议,领导们听着眼睛都亮了。这年头别说是男人了,就是女人也有点大把爱抽烟的。瘾上来没烟的时候,掐着点树叶子都能卷吧卷吧凑合着过个瘾。若是真的建起几个烟厂……那还真能塞进去不少人。
“听说咱们各个军种都要搞个自己的烟?那正好,自家的伤残老兵都能塞进去了。”
毛大大怎么说来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看,这不是,办法就来了。海军和空军人数不多,伤残退役的也少,有这么一个烟厂,想来就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了。什么?陆军数量庞大?这个嘛,那不是还能有别的厂子可以塞嘛。
“被服厂也行啊,行军打仗那会儿,哪一个没给自己补过衣服?订过扣子?去厂子里保管没几天就能上手。就是缺了一只手的,那看门当保卫也是可以的嘛。”
这个其实不一定行,毕竟这时候的服装厂,已经开始用缝纫机了,没了一只脚的还能靠剩下的脚踩着用,这没了一只手的……想踩缝纫机做衣服,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
“老兵里头会修车的也多,这个也能安排安排。实在不行,搞个学习驾驶,维修的学校,让他们是当师傅,这总成吧?”
那肯定成啊,这年头除了部队,外头会开车的还真是稀少的很,真搞出这样的学校来,光是各个厂矿送过去学习的,就能让这学校红火起来。
“兵工厂呢?那边要不要人?咱们如今解放了那么多地方,好些原本被占了去的厂子都收回来了,这里头还能安置不下几个人?都是自己同志,都是信得过的老兵,让他们去这样的地方,也省了政审的繁琐。”
这个同样也是个不错的出路,别的不说,光是这些人用木仓的经验,在兵工厂就很有用。
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当这么一群属于国家精英的高智商的大佬们聚集到一处,全力发动之后,解决方案那真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往外冒啊。不到半天,伤残退役军人安置的方向就商议出了七八个,连着新厂都合计出了四五家。这效率真不是一般的高。
不过这工作的事儿解决了,那这住宿的事儿……
“就近安置这个是肯定的。至于是不是需要新建房子……需要动用的资源太大了,怕是做不到啊!”
“我看这样,就近选择废弃院落,然后部队和当地政府一起负责修缮,这样双方都不吃力。”
“这样也不是不行,如果不是起楼房的话,也就是用点木料砖瓦在,这个凑一凑还是能凑出点数量的。”
“你们也是死脑筋,这样的事儿怎么能光指望政府和军队呢?社会上可是还有好多早年果党伤残退下的老兵的。找大老板们去化个缘,为这些个为国征战,以至伤残的热血汉子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家,想来老板们不会吝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