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伤残苦……

于大庆这边的情况,方大海第二天一早就告知了陆长鸣。听说有作坊专挑十岁出头的孩子作工,还是这样压榨的方式,陆长鸣气的不行,拿起电话就打到了军管所那边。对着某个老战友好一顿的输出。

“……这样的事儿,你们怎么就能不知道?……开作坊不用登记吗?请了人不用检查吗?……什么?帮助孤儿自立自强?这话你也信?旧社会的包身工你是以前没见过还是怎么的?……呵呵,瞎说?那个什么3角、5角的,你好好去查查,孩子才干了几天,腰都快直不起来了。这也能算自立自强?压榨童工这样的事儿,就不是我党治下该发生的……行,给你时间去调查,如果你这都不能管好,别怪我不讲老战友的交情,去老首长那里告状。”

啪的一声,电话被狠狠的挂上了,可陆长鸣的气却依然没出完,盯着那电话看了好一会儿,忍不住又给几个相关单位如工商局等打了电话,将事儿说了一通,才吐出一口浊气,摇着头对方大海说到:

“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这话以往我不信,只觉得那是没本事、不知道努力的人给自己偷懒无能找理由。可如今……老王平日也算勤勉,管理百姓琐事儿的时候也很用心。可即使这样,他的辖区里,却依然还是出现了这样的事儿,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管理还有太多的

漏洞,说明百姓对咱们政府依然还不够信任。”

嗯?这和百姓有什么关系?管个黑心资本家的事儿,怎么连着百姓都扯进去了?

方大海刚还觉得陆长鸣打电话骂人的架势十分有范儿,各处告状的操作也很有力度。可一转眼,却又让他最后一句给弄懵了。

自古以来,官员任职总爱说一句:替皇帝或者朝廷守牧一方的话。什么是牧?这是将百姓当成了牛羊在管啊!几千年下来,不仅是官员们习惯了高高在上,就是百姓自己也习惯了这种被当成牛马的生存环境。这样的情况下,你突然说要百姓对政府付出信任……

你这是做什么美梦呢?城头换成红旗才几天啊!就想从根子上将所有人的思想都改造过来,神仙都不敢这么想。

“如果百姓信得过政府,在遇上这样的压迫,很可以自己来找政府主持公道,而不是等别人自己去发现。特别是于大庆这样,他们和你那么熟,都没想到来找你出头,这事儿……怒其不争啊!”

陆长鸣还在不停的说,方大海听得实在是有些忍不住了,卡在他喘气的档口,插了一句道:

“这事儿还真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而是百姓们在常年的压迫下,已经习惯了被压榨,习惯了忍气吞声,习惯了吃亏忍耐,所以没有这个告状的意识啊。”

即使后头经历了上下尊卑颠倒、是非黑白乱炖的十年,我们的老百姓也依然没进化出动不动找政府告状的反骨。所以方大海觉得,陆长鸣这种感慨真的很没有必要。有这功夫还不如将精力放到这些开作坊的人头上呢。多查几回,大浪淘沙的,总能将不好的筛出去。

嗯?这样想想,后来国家推行全方位的公私合营……应该也不仅仅是国家想要调控物价,集中资源,方便物资调配的缘故吧,这些层出不穷,让各个管理衙门疲于应付的奸商,也是领导们下定决心搞国营的缘故之一。

嗨,这不是他一个小公安应该去想的事儿。丢开丢开,咱们继续说于大庆这次的事儿。

“陆叔,要我说,这事儿其实想处理好也简单。只要每隔上一段时间,就对街面上所有的铺子,作坊进行一次抽查不就行了?若是这样还不行……那就让工会上。不管大厂小店,做工的那都是工人阶级,工会不管谁管?”

嗯?将监督管理的事儿分给工会一部分?你别说,这其实还真是个不错的法子,不仅能让军管所、工商局等本就忙的脚不点地的衙门松一口气。还能借着工会和工人天然的亲近属性,将群众工作拿起来,让我党的影响力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若是能让城市里的每一个工人阶级都心向我党……那什么敌特,什么反对派,还能有什么生存余地?没了这些人的生存环境,那他们公安局的工作又该能轻松多少?

陆长鸣越想越觉得方大海这个提议好,越想看方大海的眼神就越是满意。哎,也就是他没个闺女,不然抢了来当女婿,肯定特别舒心。

方大海不知道,他差点就成了陆长鸣的女婿。不过陆长鸣那满意的眼神,他还是看的懂的,所以……趁热打铁,就说起了另外一件事儿。

“小雀?哦哦,我想起来了,就是你说的那个老车夫的女儿,被高利贷卖到窑子里,被解救出来没多久的那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