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4/5页)
因为有了紧迫感,直到龙舟在江宁停下,方荷都没敢再摸鱼,哄着骗着五阿哥,想方设法往前赶进度。
就这样,还有人来捣乱。
御前的消息,其实要不刻意隐瞒,大多传出去得很快。
头几日,大阿哥胤禵和太子胤礽还在为送膳的事儿,争执到底是先友兄还是先论尊卑呢。
得知胤祺先生做得风生水起,竟停下争执,一起到五阿哥小书房来看方荷。
四只明晃晃的钛合金眼打量方荷,半点不带客气,打量完了,兄弟俩都若有所思。
胤褆:“嗯……”年纪不小,颜色不好,不是汗阿玛未来的宠妃,没必要拉拢。
胤礽:“果然……”他清楚自家汗阿玛在女色上……颇为勇猛,就算偶尔想换换胃口,也不至于委屈自己,不必费心警惕。
方荷和五阿哥师徒俩这回站同一战线,一个隐晦,一个明目张胆露出愤愤神色。
什么你们倒是说啊,果然个屁,嗯个六啊!
兄弟俩没听到方荷和胤祺的心里话,看了回热闹施施然走了。
回头胤祉就拉着胤禛也过来了。
胤禛只管压着胤祺跟他分说《三字经》释义,胤祉倒兴高采烈绕着方荷转了好几圈。
过后被胤禛拉着离开,胤祉口中还在念叨:“骨相不错,可惜,可惜了啊……”一把年纪,等不到他开府。
方荷一脸麻木,要她也在数字团里,她也得斗个死去活来。
这群崽子太气人了。
其实几个渐渐长成的阿哥,除开被太后娇宠太过的五阿哥,剩下几个都不算预备役人精了,那就是人精本精。
打眼一瞧,他们就大概猜出方荷为何能在这里学认字。
就算有什么想说的,他们也只会私下里说,不会留下口舌上的把柄叫人知道。
胤祺虽愤慨,但在宫里长大也不是傻子,想不明白,回头去问额娘便是了,很快就恢复了做先生的快活。
只剩方荷,被这一波波瞧猴儿的搞得抓心挠肝,偏偏还不敢问,气得点心都多吃了好几碟子。
她受不了这委屈,既然不能摸鱼,那不如在康熙面前洗刷一下先前的耻辱。
十一月二日,康熙带着大阿哥和太子拜谒过明太祖陵,还特地写了祝文,又叫曹寅带着江南官员特地在陵前念了。
江南那帮子遗老和文人感动地痛哭流涕,伏地高呼万岁,久久不肯起身。
一时间,江南文人恨不能搂着康熙亲上几口,反正就方荷听魏珠说传出来的那些诗词,大概意思就是这么缠绵。
康熙为此格外愉快,好几日都带着笑脸。
方荷趁机将自己学完《三字经》的消息禀报了,心想着说不定还能混上个赏。
说起来,一路上康熙召幸妃嫔次数不少,可因方荷要进学,一直都没值过夜。
连听烦的动作片都没得听,赏银就更不必说。
虽然她的月例从二两涨到二等宫女的四两,收入比起御茶房也是大幅度缩减。
偏偏跟着南巡一回,前前后后为了能过得舒服些,她和魏珠手里都没存下什么银子。
存款快要掉下两位数,要不是毒酒预警压着方荷,她早开始慌了。
她在康熙面前口齿清晰背完《三字经》,甚至为了逗这位爷开心,还学着五阿哥的模样摇头晃脑,格外认真。
看!我十天就背完了!
不赏赐点啥说得过去吗?
顶着方荷略灼热的期待目光,康熙只淡淡问,“会写了吗?”
方荷心头咯噔一下,您也没叫我写啊!
她硬着头皮分辨,“回万岁爷,既是认得,奴婢应当会,只是没写过……”
康熙没叫她说完,吩咐梁九功:“预备纸墨,叫她写来看看。”
梁九功现在完全歇了跟方荷作对的心思,在御前对方荷态度一直很和善。
而李德全被打了顿狠的,又叫干爹劈头盖脸骂一顿,外加下次打死警告,也幡然醒悟,痛改前非,直把方荷当祖宗对待,叫魏珠想抢活儿干都没机会。
一听主子爷吩咐,梁九功立刻带着李德全飞快准备好。
紫檀木的案几搬过来,上好的宣纸铺开,一瞧就特别贵的墨汁由李德全亲自磨好,梁九功拾起笔冲方荷笑。
“姑娘,请。”
方荷:“……”那啥,就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她更喜欢硬一点的?
钢笔是不敢想了,哪怕羽毛笔呢?
羽毛笔是不可能的,她硬着头皮,期期艾艾照记忆中书法家客户写字的模样,还算标准地拿好笔,认真一笔一划默书。
康熙慢条斯理踱步过来看,刚走到方荷跟前,脚步都没落下,就蓦地扭头回去。
“快收了!狗爪子划拉出来都比她写得好看,别浪费朕的笔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