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3/5页)

看样子得等熟能生巧以后,才能轻松些。

待得进舱房去伺候,方荷就瞧见康熙正跟明艳张扬的宜妃含笑说话。

方荷还记得她轻描淡写就叫巧雯死在辛者库,脚步顿了下,提着心上前。

“奴婢请万岁爷圣安,请宜妃娘娘安。”

宜妃完全没有在乾清宫殿前那般犀利,反倒笑着开口,“哟,这就是从茶房提拔到御前的方荷姑娘?瞧着倒是个会伺候的。”

宜妃跟五阿哥住在一起,昨晚就到了消息。

她会警惕能夺她宠爱的女子,又不是人人都针对,自方荷一进屋,就打量清楚了。

颜色勉强算清秀,声音也不够娇媚,还有几分憨实,着实不是万岁爷好的那一口。

既不为宠爱,那必然是对万岁爷有用。

至于什么用,宜妃不敢打听,但对御前有用的人,她们这些妃嫔从不会吝啬善意。

方荷垂眸蹲身,无声谢过宜妃的赞赏,又得了宜妃满意点头。

不是个爱冒尖儿的,这就更顺眼了。

方荷不是个努力后藏着掖着的人,很清楚要想被提拔,就得借着跟领导汇报的机会拉近关系的道理。

这会子宜妃在,她稍稍打了腹稿才开口,“回万岁爷,五阿哥和善,文字释义解释得也清楚,只一早上就叫奴婢记住了《三字经》的前五句。”

康熙和宜妃都被噎了下。

如果是普通孩子,五句还能说得过去,可方荷都二十二了,五阿哥也启蒙三年了……

“你……挺自豪?”康熙难得露出费解的神色。

某个瞬间,他表情竟跟胤禛有那么点异曲同工的呆愣。

方荷不紧不慢解释,“奴婢年纪大了,记性远不如阿哥们,便只想着勤能补拙。”

“奴婢在五阿哥的指点下,将前五句理解通透,念了一百二十遍,请五阿哥反复考校,牢记了三十个字。”

“往后每日考校,再逐步叠加,待得学完,也能将整本书倒背如流,活学活用了。”

听她这样解释,宜妃又不自觉点头。

五句不多,三十个字可不少,而且方荷能倒背如流,那勉强磕磕巴巴才念下来的小五……

她笑着替方荷说话:“臣妾听着有道理,这什么东西都贪多嚼不烂,宁愿多花费些时候,能学会就不算笨。”

“您不是教导小五他们事缓则圆吗?我们女人家也不用科举做官,能把学识变成自个儿的就足够了。”

她还冲康熙飞了个调侃的媚眼儿,不动声色笑道,“我倒是瞧方荷姑娘顺眼,还是您会调教。”

“若您不满意,不若叫方荷姑娘到我身边伺候,我可比您会心疼人。”

方荷心跳猛地乱了一瞬。

如果在宜妃身边伺候,讨好五阿哥说不定有机会被放出宫……可惜康师傅从来不做赔本的买卖。

果不其然,康熙似笑非笑点点宜妃。

“朕御前就这么几个得用的,倒叫你们都惦记着,赶紧走,小五怕是还等着你夸他,朕就不留你这贪心的一起用膳了。”

宜妃确定自己先前的猜测,也不在意被撵走,只笑得更明媚站起身,冲康熙蹲身。

“就知道您不待见臣妾,惠姐姐都伺候您多少回午膳了,我看也甭夸小五了,我找惠姐姐拜师去。”

方荷挺喜欢吃这种情侣打情骂俏的糖,但心知这里并不是她磕cp的地儿,不动声色降低存在感,站到角落里。

康熙被宜妃逗得哈哈笑,亲手拉着将人送出门,还给了保证。

“那朕等着你出师,回头夜里得了闲,叫你好好过来亮亮本事。”

方荷心里啧啧,这里还有根柱子呢,大白天的就开车……再多说点,她爱听。

奈何宜妃香腮飞霞,却只娇嗔留下一捆秋天的菠菜,没跟康熙飙车,摇曳着离了龙舟。

康熙收了笑瞥方荷一眼,淡淡坐回窗边的软榻上,斜靠着软枕,继续看各地送上来的密折。

有些是因海禁刚开闹出的动静,来试探他这皇帝态度,也有想打探清楚他行进路线的。

他这一出宫,南巡路上的密折倒比请安折子还勤,叫他看得眼晕。

用过午膳歇晌之前,他突然想起一上午都老实安分的方荷,将她叫到床前。

“圣驾回銮之前,也好叫朕看看你的本事,要是三字经你不能倒背如流,宜妃那里你是别想了,去辛者库体会体会夜香郎娘子什么滋味儿吧。”

方荷愣了下,她先前一点表情都没露出来,这都能看出来?

她苦着脸蹲身:“……奴婢记下了!”

倒夜香,除了屎尿味,还能有什么味儿!

前头在外间叫人亮本事是开车,到了床前却字字如刀,男人狗起来啊,呵……

她不嫉妒,她恨,摸鱼的快乐又飞了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