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商泓收到左将孟永春的信函后, 不禁深深地皱起了眉。

他拿着信纸看了又看,最后将信封放到炉火中,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他和孟永春在年少时关系很好, 对方出身将门世家,后来成了他的玩伴,二人的友谊一直持续到成年。

直到商溯归国继承了王位, 他和孟永春以及孟永春背后的孟家才不得不疏远了关系。

母亲在伐梁的时候落下了病根,有提早传位之意。得知长子即将归国的消息时, 她第一时间将商泓叫到了跟前,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他。

时隔多年, 商泓依然能想起得知这个消息时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

复杂,难以言表。

他甚至感到了自我唾弃。大哥回国当然是一件喜事,他心中首先浮起的情绪竟然不是开心, 他理应为兄长感到高兴, 在母亲面前应该露出一个笑脸才对……可是他脸上空白着,隔了好半晌才回过神。

商泓想要掩饰自己的表情, 母亲却看了他一眼, “这个时刻,我只想知道你真实的想法。”

商泓险些连平静的表情也维持不住。

“母亲……我……”他被母亲的眼神逼迫着,想要后退,又觉得不妥, 于是扑通一声跪在了她面前。

年少时的誓言在脑海中出现,十年过去了,他依然记得很清楚,他发过誓的:大哥冒着回不来的危险去了宿阳, 如果他回来了,我绝对不会和他争王位!

誓言犹在耳边, 他居然无法体会自己当年究竟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发下了这个重誓。现在大哥真的回来了,他该再说一遍当年的誓言表明决心,可是他跪在地上,浑身上下都是冷汗,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如果背弃誓言,坦言想要当武王,母亲会不会将他视为背信弃义觊觎长兄之位的小人,不愿意让他当王?

“……你下去吧。”母亲看着他,突然道。

商泓愣住,不知所措。他抬起头去看母亲的表情,却见她的眼睛和往日一样不见波澜,很难看出她的真实想法。

“母亲希望我如何做?”他问。

她皱起了眉,神情因为他的问题而起了细微的变化……可是商泓依然看不懂她的表情。

“如果你哥哥顺利回来,我会选他做武王。”

商泓心中涌起莫大的失望。

母亲终究是做出了选择了,这个选择是理所当然的,大哥是长子,又有功在身,在伐梁之战中入燕军历练出力颇多,受陛下赏识。更何况他也早早立下了誓言,本该如此。

商泓念了声告退,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去了。

可离去之前,他似乎听到身后传来了似有似无的叹息,说不清是失望还是感慨……

随着他的离去,不甘渐渐变得强烈,他内心产生了不该有的怨怒和摆不清自己位置的茫然。

他在半年前就已经去往北地完成了试炼的前置仪式,但是母亲未发话,他始终没有进行最后一步——去地宫。

他也始终没有弄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发出那样的叹息。

她对他是有期待的,大哥走了之后,母亲将培养后代的精力放在了他的身上,他经受的教育和大哥一般无二。

母亲也夸赞过他,说他在用兵之道和武道上并不比大哥逊色。

他已经和郑显华成婚,过了几年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又过了两年生下了一个儿子。

再之后商悯降生,数年过去,商谦也出生了。

他走过了权谋纷争,踏过了政斗狂潮,经历了尔虞我诈,也抚平了浮躁的内心。

商泓摆清了自己的位置。

多年过去,某一日午夜梦回,他醒来后再也睡不着了。他独自坐在窗边,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孩子,又想到了商悯商谦两姐弟,突然明白了当时母亲为什么会发出那样的叹息。

她对他很失望。

因为那时的商泓,没有摆清自己的位置。

这个“位置”,并非是别人给他划定的位置,而是他自己内心想要追求的位置。

母亲问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他瞻前顾后没有立刻给予回应,甚至还反问母亲的想法,从那时起他就已经输了。

他在母亲的心里出局了。

母亲根本不在乎两个儿子谁当王,她只想选更有能力的人当王,可是两个儿子在表面上看来相差并不悬殊,商泓甚至占据优势。

她也预料到自己的两个孩子可能会互相残杀,造成武国内乱,所以她也在评估,在评估过后决定插手,依据两个孩子的能力来判断,谁才是更适合当王的那个。

商泓占据人脉优势,商溯占据功名大义。

可是商泓的那句反问将他自己打入了“败者”的位置。

母亲发现,她的二儿子对外锋利,对内则缺乏决断。

他不知道怎么处理兄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