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第2/4页)
“力道要轻缓柔和,妖力扩散,这样才能控制好雾气飘散的方向。”谭闻秋悉心指导。
商悯连忙照做。由于心不在焉,她在连续吐了几次之后没注意好魇雾的发力方式,一不小心吐出了一捧无色魇雾。
谭闻秋满脸讶然,欣慰道:“不错,进步明显。”
商悯一愣,赶紧露出一副喜不自胜的样子。
其实她闭着眼睛都能吐出来无色的雾,要特意把雾吐成有颜色的还需要刻意控制一番,就相当于是个人都能知道1+1=2,商悯非要违背自己的智商把它写成1+1=3。
看着谭闻秋的脸,商悯心中微小的不安扩大了。
若推测谭闻秋的底气来源于梁国,那未免太过武断了。梁国可以抵抗北边的武国,难道还能抵抗西南诸国吗?这未免不现实。
如果谭闻秋在各国都留了后手,那她在武国的后手,会是什么?
……
谭国王宫中,商悯从堆积如山的卷宗中直起腰,敲了敲发昏的额头。
胡千面化作妖形袭击谭燕交界地的城池,随后杳无音信。一只妖存心想躲藏,实在是太容易,一时间谭国竟不能觅其踪迹。
若非有要事绊住了手脚,商悯甚至想亲自带队拘捕胡千面。
她目光定格在手中卷宗的其中一行字上。
这卷宗,记载的是谭国宫廷秘事。
老谭公谭远,也就是谭桢的生父,他是先代谭公继夫人所出,谭远的姐姐谭闻秋之生母是原配夫人,本为李国宗室女,虽然不是公主,但是也地位尊崇。
只是这位出身李国的谭国公夫人一生下谭闻秋就过世了。宫内密存的记档上记载,她孕育谭闻秋初期便有身体不适之症,月份越大,身体越是消瘦,到最后生产时已是瘦骨嶙峋,像是被胎儿吸空了精气神。
先代谭公特意求了宿阳的医者千里迢迢赶来为她调理身体,到底还是没能保住她的命。
这位来自宿阳的医者名讳也被记载在了卷宗上,其名为——木成舟。
商悯眉心跳动。
在知晓谭闻秋麾下有哪些妖后,她也曾委托姥姥姥爷尽力调查这些妖发迹的经过。既然身负官职,那么何时为官、何时晋升、与哪位同僚交好都必会留有痕迹。
为保姥姥安全,这些调查做得极其隐蔽,不能放开手脚,但多少也查出来了点东西。
木成舟表面年龄接近九十,他曾是民间颇负盛名的医者,后来受邀进入大学宫,担任“岐黄术”的授业老师。木成舟不曾为官,可是受其恩惠者遍布各国,其中不乏权贵世家与王族宗室。
他来谭国为谭国夫人诊治,这绝不是巧合。
老谭公谭远和现任谭公谭桢身上若未继承妖血,那么有问题的只能是那位来自李国的夫人……或者是木成舟在她孕期对胎儿动了什么手脚。
相比李国宗室皆为妖孽后代,商悯更想相信是木成舟动的手。
可惜真相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妖血源头是李国……光是想到那个可能性,她就毛骨悚然。
武国不太经常和西北诸国联姻,但是谭国宗谱记载,曾有个出身武国王族的女子和谭国宗室的一名旁支结缔姻亲,夫妇二人在两年前相继离世。至于李国,更是没有和武国联姻的记录,实在是李国不仅国小力弱,而且还常常和大燕宗室联姻。只是燕李之间联姻对象不一定是公主公子,更多的皇族是旁支。
平南王姬麟身上也有妖味儿……
商悯特意查过姥姥找来的姬氏皇族宗谱,此时一知晓谭闻秋身世,脑海中的线索立刻串联了起来。
因为姬麟的父亲,身上流着的正是李国宗室的血!
……妖血是随着李国宗室的联姻不断传播的?
李国宗室身上流着妖血,可又是谁把妖血传到了李国宗室身上?
“大人,你要的李国宗谱,凡谭国能找到的都在这里了。我谭国和李国相距极近,不仅民间互有通婚,宗室间也是。”
这声音把商悯从沉思中惊醒。
她回头,发现谭桢亲自送来了两摞厚厚的卷宗,其中一摞卷宗保存完好,还有着淡淡的樟脑香气从纸页上散发出来。另一摞则纸页焦黄,看着年代久远,似乎手指轻轻一碰就会碎掉,并且书页上有些微破损。
“这就是……”商悯看向较为破旧的卷宗。
“这是谭国境内所能找到的所有肃国王族的宗谱,原保存在地宫内,我亲自去了一趟,把它搬了出来。”谭桢面容略微沉默,“不知大人要它何用?”
“倒推罢了。”商悯意兴阑珊,“既然谭闻秋目的是令谭国天柱倾倒,那么她之前可能也为之付出过许多努力。谭国的前身是肃国,肃国已亡四百年,可肃国为何亡?它亡国当真是因为国君昏庸吗?若这其中也有谭闻秋在推动,那么……”